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百名主播講黨史 | 龍廣電主播武春成講述平凡小屋中的風雲變幻
2021-03-29 16:41:44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發展史中,龍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在黑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百名主播講黨史》啟動,100位龍廣電主播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講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追尋黨的光輝足跡,傳承龍江優秀精神。

  星星之火燎原之勢,龍廣電主播武春成為您講述中共滿洲省委舊址背後的故事。

  這裡是哈爾濱市南崗區的光芒街,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光芒街曾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斗爭息息相關。

  在這條街的南端坐落著一幢普通的俄式平房,從1933年到1934年間,這裡曾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的最高領導機關——中共滿洲省委的所在地,是我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抗日斗爭的中心和總指揮部。在民族存亡的危難之際,這所不起眼的小平房掀起了抗日斗爭的驚濤駭浪。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沈陽被日軍佔領,中共滿洲省委機關從沈陽遷到哈爾濱,地址幾經變換,在1933年夏天纔轉移到了這裡。房東是一位俄羅斯老人,時任省委秘書長的馮仲雲以大學教授身份為掩護在這裡安家,滿洲省委秘書處就設在這所房子裡。省委領導經常在這裡閱讀文件、研究工作。中共滿洲省委將黨中央的重要文件從這裡向東北各地黨組織和抗日部隊發出。當時馮仲雲的妻子薛雯擔任省委交通員,她出去傳遞情報時經常把文件裹在女兒的身上作為掩護,而回家時只要看見窗臺上還擺著一盆絹質玫瑰花,就知道家裡是安全的。

  由於斗爭的需要,這所房子裡很多的陳設都是暗藏玄機的。比如客廳的沙發靠背是空的,省委的主要文件都藏在沙發的靠背當中。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文件來不及轉移,就會立即投入到旁邊的壁爐中化為灰燼。

  這所房子裡當時還住著馮仲雲的兩個孩子,據他的女兒馮憶羅回憶這裡曾發生過許多驚心動魄的革命故事。

  一次,為策動偽軍起義,羅登賢、馮仲雲、薛雯等人在屋內連夜印刷宣傳品,突然,附近傳來狗叫和腳步聲,巡夜的偽滿警察來了。為了防止暴露,薛雯靈機一動,狠狠心在女兒的身上擰了一把,孩子哇哇大哭起來,哭聲掩蓋了油印聲。外面的腳步聲時斷時續,一有聲音,孩子就得受一次折磨,望著可憐的孩子,同志們的心像刀絞一樣難受。

  就是在這樣充滿凶險的環境裡,中共滿洲省委領導成員不怕犧牲、堅持斗爭。毅然決然地站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最前線,肩負起民族救亡圖存的重擔。人們熟知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趙一曼等抗日民族英雄都曾是滿洲省委的重要成員。在中共滿洲省委領導下,東北的反日游擊隊不斷壯大,發展為人民革命軍,開闢了多塊抗日游擊區,為建立東北抗日聯軍、進一步擴大東北抗日游擊戰爭奠定了基礎。

  在那段波瀾壯闊的烽火歲月裡,中共滿洲省委作為東北地區革命斗爭有力的領導核心,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不斷壯大黨在東北的組織,使革命的火種遍布於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領導東北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捍衛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