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日訊 『在農村鄉鎮村屯,每家每戶都有個小菜園,種的是綠色蔬菜和經濟作物,除了自家用的,每年還能給每家帶來1000到2000元左右的收入。』孫吳縣負責『菜園革命』的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譚宏偉介紹說,『小菜園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美化了鄉村環境。』
孫吳縣把培育『小菜園』作為一項富民產業,鼓勵各鄉鎮利用鄉村農戶庭院、房前屋後的空地資源,大力實施『菜園革命』,發展庭院經濟,走出了一條生態美、農民富的新道路。2020年,孫吳縣榮獲全省『菜園革命』先進縣。
『小菜園』打造『新地標』規劃帶動鄉村振興
3月中旬的孫吳,春暖乍寒,西興鄉西南村康之源蔬菜種植合作社的溫室大棚裡早已是春意濃濃,豆角、茄子、西紅柿、辣椒等十幾種蔬菜秧苗翠綠欲滴……農村『小菜園』,是菜也是景。
孫吳縣以『菜園革命』為切入點,著力打造『有價值、有品質、有氣質、有顏值』的鄉村振興『新地標』。成立『菜園革命』專題推進組,制定『菜園革命』規劃、獎補、實施、運營等相關政策,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鄉鎮和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深入農戶走訪調研,了解農戶種植意願,統計閑置庭院面積,因戶因地指導農戶規劃菜園、庭院,開展果、菜、花、苗木等綠色蔬菜和特色經濟作物種植。以科技服務為支橕,實施『一鄉一品』的種植策略,因地制宜的設計栽培方案,推行優質品種與綠色栽培模式,保證產品質量,打造一批自給有餘、富餘有銷、產出有效的特色品牌。以『菜園革命』6個示范村為引領,帶動全縣棚室發展到414棟,總面積達27萬平方米,年產值達到260萬元。康之源蔬菜種植合作社年產各種蔬菜400餘噸,佔縣城居民用菜的40%左右。
『小菜園』拓寬『新渠道』利好政策脫貧致富
2019年,孫吳縣財政免費給農戶提供沙棘苗木,讓農戶把房前屋後、邊邊角角空地栽上樹,既有收益又美化環境,各家各戶每年都能通過沙棘果賺取不少家用。結合庭院綠化,對94個村屯庭院采用沙棘深秋紅品種進行全覆蓋的庭院綠化,庭院綠化5747戶,建成10個沙棘整村推進示范村,戶均種植20棵沙棘樹,年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2020年,孫吳縣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出臺了疫情期間養殖業、食用菌業等扶貧補貼政策,研究確立了主打『小菜園』的發展方向,對種植蔬菜、谷子、黏玉米等和養雞、鵝、羊等貧困戶實施補貼,讓貧困戶增收有路,共實施補貼79.5萬元。
『小菜園』點燃『新生活』真幫實扶正當其時
2020年,孫吳縣結合脫貧攻堅鞏固提昇,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全縣1355名包扶乾部與1452戶貧困農戶簽訂了『小菜園』回收協議,貧困農戶種養積極性更加高漲。為確保『小菜園』產業有序發展,動員幫扶責任人和村乾部溝通,全面宣講扶持政策到戶,幫助貧困戶早做打算,做好種植准備。為激發貧困戶主動參與『小菜園』內生動力,立足各鄉鎮的實際情況,出臺各自的扶持舉措,讓貧困戶看得明白,乾得起勁。在銷售方面,立足本地農貿市場、商超的基礎上,依托電商、直播等平臺,引進私人訂制、線上銷售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拓寬銷售渠道。2020年扶貧產品銷售額實現22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