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電電機生產現場。

東輕員工正在吊運某合金厚板。

哈爾濱博實自動化生產現場。

中國雲谷。

東安動力工人正在生產線上緊張忙碌著。
黑龍江日報4月2日訊 工業項目是工業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工業強市的『助推器』。2021年,哈爾濱市計劃推進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60個,推進謀劃數字經濟項目100個,全年力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200億元……盯著項目乾,圍繞項目轉,今年,哈爾濱市把大力謀劃推進工業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創新舉措,強化保障,全力推進哈市工業高質量發展。
重點打造食品醫藥石墨鋼鐵等工業園區
挖掘機鐵臂揮舞,推土機平整場地,渣土車來回穿梭……『十四五』開局,哈市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建設蹄疾步穩,為建設工業強市夯實發展之基。
當前,哈市工信局正按照全市『4+4』現代產業體系,抓緊制定『十四五』工業強市建設規劃,並將於近期出臺。哈市重點謀劃構建鞏固提昇綠色食品1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和生物醫藥2個具有國內競爭力的主導產業,著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3個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興產業,前瞻布局工業軟件、增材制造等N個具有區域引領力的潛力產業,形成『1+2+3+N』的現代工業體系。通過實施『強創新、促融合、育主體、創品牌、擴開放、促協同』六項重點任務,為未來推動工業強市戰略奠定基礎。
哈市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落實省『百千萬』工程重中之重是推動實施哈市『1+7』行動計劃,也是推動哈市工業強市戰略的關鍵所在。緊盯10億級、百億級企業培育對象,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傾斜。重點打造食品、醫藥、石墨、鋼鐵等重點工業園區,推動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向千億級邁進。圍繞縣域經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研究制定《推進哈爾濱市縣域工業發展行動計劃》,出臺支持縣域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昇縣域工業比重。
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全市工信系統緊緊抓住國際國內雙循環重要機遇,圍繞制造業強市和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拓展契機,積極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引進一批能夠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斷點、支橕壯大規模、結構調整的大項目好項目,培育哈市高端產業生態圈。
今年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瞄准130戶
今年,省政府給哈市下達了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0%的目標,為此全市將加大規模企業培育力度。從今年起,哈市將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不斷壯大工業規模。今年的目標是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0戶,各區縣(市)將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培育目標完成。工信部門協調稅務部門、統計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和動態調整臨規臨退企業庫,重點鎖定營收超1500萬元臨規企業、營收低於2500萬元規上企業、上年營收超1000萬元新建企業,加大培育力度;從近三年退庫企業、疑似漏統企業和一產、三產中工業佔比大的企業入手,實行『一企一策』,指導企業擴大生產、加大產品銷售的同時,准確客觀填報數據,確保應統盡統、依法入統。
哈市工信系統提供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跟蹤服務,建立了市級工信部門抓行業項目和統籌督導各區、縣(市)工信部門抓地域項目的雙軌工作機制。建立三級包保責任制,即一級市級領導包保、二級市工信局包保、三級區縣(市)政府包保,區縣(市)工信系統建立相應的項目包保責任制。通過開闢『綠色通道』等方式,從項目謀劃、開工建設、要素保障、投達產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服務。
聯合行業協會商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當前,區域競爭已經從拼區位、拼資源、拼政策演進到拼環境、拼服務、拼人纔。因此,優化服務、強力保障工業經濟發展是力促工業強市建設的重要支橕。
企業是推動工業發展的主體,哈市采取有力措施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哈市各級工信部門通過構建系統、科學、立體的全市工業企業服務平臺體系,與行業協會、商會和產業聯盟建立長效的溝通機制,鼓勵和支持他們發揮『領頭羊』作用,通過沙龍、路演等方式,開展好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
哈市工信局圍繞『政策、環境、服務』三個領域,聚焦『融資、權益保護』重點工作,著力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痛點和堵點問題,暢通企業訴求渠道,逐步完善服務機制,提昇水平。強化生產要素保障支橕發展,對人力、水、電、氣、熱、物流等要素逐一梳理對比,與要素主管部門對接減費提效、優化服務對策,切實為實體經濟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