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7日訊(記者 陳顯春 那鵬翔)近日,哈爾濱市道裡區榆樹鎮五一村村民向東北網反映:4年前,村裡將自來水井賣給了村裡一戶企業,重新打了一口新自來水井供村民飲用,可是這口新井的水質渾濁、有雜質,做飯和飲用都不行,無可奈何的村民們只好買桶裝水喝。


4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五一村,隨機走進一戶村民家中,打開水龍頭肉眼看不出問題。可這位村民卻說:『今天你趕上好的時候啦,平時放出來的水都是黃色的。』經這位村民指引,記者來到另一條街上水質更差的村民家中,一進屋就發現了十幾個空水桶。女主人帶領記者來到廚房,打開水龍頭將水瓢放滿水,瓢底的黑色沈淀物清晰可見。打開盛滿水的水壺,表面飄著一層絮狀物。『你說這種水對身體有沒有害,不用說喝了,就連洗衣服都洗不乾淨,我家做飯飲用都用桶裝水。』


據村民介紹,村裡本來有一口水質很好的老井,後來被村裡賣給了一戶企業。由於企業大門緊閉,記者無法進內查看。經村民指引,記者找到了新井的位置,距離這戶企業40多米遠、一處閑置廠房的牆外看到,水塔下方立著『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牌子。記者繞道水塔另一側看到,一個黑色井管從雜草中伸出,村民說這裡原是酒廠的下水沈井,緊挨著水塔的是原村小學的廁所。

據了解,五一村共有800多戶村民在使用這口自來水井。一位男村民告訴記者,發現水質有問題後,村民曾向村裡反映過,村裡有關領導的態度是:大家都能吃就你不能吃,把來的人都登記上……
老井、新井距離並不遠,本應在一條水線上,水質差距咋會這麼大呢?有村民們分析:這口新井不僅挨著廁所、下水沈井。多年前五一村曾經有鍍鋅廠、塑料廠、豆腐廠等企業,不知水質差與上述因素是否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這口新井處於五一村邊緣,另一側與耕地一路之隔。村內雞牛糞便、生活垃圾堆積路邊,相互聯通的路邊溝裡存有污水。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第十九條『飲用水地下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禁止建設與取水設施無關的建築物;禁止從事農牧業活動;禁止傾倒、堆放工業廢渣及城市垃圾、糞便和其它有害廢棄物;禁止輸送污水的渠道、管道通過本區。』
關於五一村自來水水質是否存在問題、老井為什麼要賣?記者采訪了五一村村委會主任劉家增(音),他說:『水化驗過,沒有問題。老井賣的時候,他還沒在村裡任職,具體情況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