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9萬餘支疫苗抵達大慶 儲存運輸分發皆冷鏈
2021-04-10 07:35:0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健 劉楠 趙吉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10日訊 4月6日18時整,一輛京A牌照的長廂貨車駛入大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院內。這輛車可不一般,它來自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不管途經城市的溫度怎麼變化,車廂內始終保持在2℃-8℃之間,為的是應對新冠病毒疫苗對溫度的『敏感』。它的到來,為大慶市民送來了91434支新冠病毒疫苗。

  當前,大慶市正在有序開展疫苗接種,看似簡單的注射過程,背後卻是冷鏈儲存、冷鏈運輸、冷鏈分發之間的環環相扣。那麼,一支支疫苗究竟是如何來到我們身邊的?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入庫:每支疫苗都有『電子身份證』

  6日16時許,大慶市疾控中心疫苗專用庫保管員周俊榮再次確認兩個疫苗庫的溫度是否達標,因為再有一個多小時,一批新的疫苗即將抵達這裡。

  『這批疫苗是由生產廠家直接冷鏈配送到疫苗庫的,疫苗抵達後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入庫,現場核對疫苗名稱、生產廠家、數量、生產日期、批號、有效期等,並查看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是否達標。』周俊榮說,確認無誤後,將通過不落地的方式把疫苗快速運進疫苗庫,並進行掃碼記錄上傳至免疫規劃信息平臺。

  據了解,每一支疫苗都有一個『電子身份證』,即監管碼,疫苗入庫時需要掃碼入庫,出庫時掃碼校驗纔能出庫,直到疫苗接種前也要進行掃碼校驗後纔能注射,這樣可以確保每一支疫苗去向可溯源。

  18時,疫苗運輸車安全抵達。查驗相關手續後,153箱疫苗開始入庫。

  為盡可能縮短疫苗在室外的停留時間,工作人員通過相互傳遞的方式,把一箱箱疫苗快速搬進疫苗庫,每箱疫苗從運輸車到入庫,平均用時20秒。

  運輸:每5分鍾監測一次『冷鏈環境』

  『為確保疫苗的使用效率,五區四縣疾控部門的疫苗冷鏈運輸車,早在17時30分就趕到大慶市疾控中心待命,每輛運輸車都由公安機關負責護送。』大慶市疾控中心辦公室副主任楊春玉說。

  從市疾控中心疫苗庫到各區縣疾控中心疫苗庫,這段距離雖然不算遠,但為了確保疫苗安全,工作人員做了充分准備,特別是在運輸車溫度監控上,一刻不敢放松。

  『我們的疫苗冷鏈運輸車,可以實時調節冷藏車廂裡的溫度,以適應疫苗的儲存,而且還安裝了多個測溫探頭,實時對溫度進行監測並每間隔5分鍾上傳一次數據,從起運開始到運輸結束,溫度的變化都在監控中。』大慶市紅崗區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劍說。

  據悉,各區縣疾控部門將疫苗取走後,還要將運輸的具體時間、運輸記錄、溫度記錄等反饋給市疾控中心,雙方簽字蓋章後,纔能進入分發環節。

  分發:接種前要三入『專屬冰箱』

  最後一步——分發環節,也容不得半點馬虎。7日10時許,記者來到大慶市政府二樓的臨時接種點,這裡從早8時開始接種疫苗,截至10時15分,300餘人完成了接種。

  那麼,疫苗到了接種點,又是如何保存的呢?

  『今天一早,疫苗冷鏈運輸車便把疫苗送到了接種點,接收後的疫苗直接被送進事先搭建好的冷鏈區並放置在恆溫冰箱裡儲存,之後向5個接種區發放疫苗。』工作人員介紹。

  現場看到,一名工作人員提著一個藍色的大箱子在每個接種點間來回穿梭。『我手裡拿的是一個恆溫箱,最底部是冰層區,箱子外側有一個溫度顯示屏,它與箱體裡的測溫探頭相連,可以實時監測箱內溫度,疫苗從恆溫冰箱取出後,被直接放到恆溫箱裡,再送到接種護士面前的小恆溫箱裡,通過掃碼確認後纔能接種。』大慶市中醫醫院護師楊莉莉說。

  一大早,大慶市薩爾圖區蘭德街路兩側排滿了汽車,下車後大家排隊進入奧體中心體育館。記者看到,市民經過測溫區完成掃碼測溫等流程後,進行身份證讀卡、健康諮詢、簽訂告知書,在接種區完成『三查七對一驗證』後接種疫苗,再按照指引進入留觀區觀察30分鍾後有序離開。

  同一時間,油田公司新冠病毒疫苗集中接種點以及全市二級以上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等接種點也都有序開啟接種工作。

  另悉,大慶市近日將原有的11個疫苗接種指引清單增至15個,各縣區也分別制定了工作方案,大慶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向五區四縣派駐9個專業包保督導組。同時層層分解落實接種人數,確保全市疫苗接種工作穩步推進。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