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推出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東方紅,太陽昇……』是歌曲《東方紅》中的第一句歌詞,巧合的是,『東方紅』和『太陽昇』也是黑龍江兩個火車站的名字,綿延的鐵路線仿佛把我們帶回那段崢嶸歲月。讓我們從『東方紅』出發,一路西行,直抵『太陽昇』,經虎頭要塞、跨萬頃良田,品味北國冰城的厚重、感受鐵人精神的洗禮,追隨共產黨人的初心足跡,探尋龍江百年發展脈搏。
第二十一站《哈爾濱晨光》報報社
1923年10月,東北地區的第一個地下黨組織——中共哈爾濱組成立。中共哈爾濱黨組的成立與一份報紙密不可分,就是《哈爾濱晨光》報。

1921年,『五四』愛國運動青年領袖、革命先驅馬駿到東北開展建黨工作,途經哈爾濱時,馬駿結識了進步青年韓迭聲,指導其成立了『哈爾濱救國喚醒團』,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為了更好地『發揚民意』,在馬駿的指導下,救國喚醒團創辦了《哈爾濱晨光》報。《哈爾濱晨光》報,以『提倡白話文、宣傳救國救民、反帝反封建』為宗旨,報頭簡寫的『晨光』二字,表達了當時哈爾濱人民盼望『曙光』的心情。
1923年,兩名年輕的共產黨員陳為人和李震瀛,被派到哈爾濱籌建黨團組織,他們首先來到《哈爾濱晨光》報報社工作,以記者身份做掩護,開始革命活動。在陳為人、李震瀛等人的努力下,《哈爾濱晨光》報在較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發行量劇增,在哈埠佔據首位。
1923年7月發行的第13期《哈爾濱晨光》報,在顯著的位置刊發了許多反帝消息和短評,比如《日本將乾涉我國民愛國運動》就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野心。還有署名山骨的短評,用非常犀利的語言痛斥在哈日本人的非法活動。
除了這些義正言辭的時事報道,在這份報紙的副刊《藝林》中,還刊登了新詩作品,來傳播新文化、新思想,發揮報刊開啟民智的作用。在中共哈爾濱黨組建立後,黨報黨刊成為宣傳救國道理、揭露帝國主義、推動東北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重要陣地。
追隨初心足跡
探尋發展脈搏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