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訊(潘蕾 商松林 記者 霍梟涵)『等到夏天,上村裡來,杏子、山丁子、各種各樣的沙果,這路上掛的果子隨便吃。』佳木斯郊區西格木鎮平安村的村民富鵬祿笑著說道,笑容裡透著滿滿的驕傲。
『小事大事不出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在佳木斯市網格化管理工作推進的一年多後,平安村『平安』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過去村裡實行包片,主要是負責治安防范、安全生產、春秋防火這些工作,網格化管理的推行,賦予了網格管理更大的內涵,也讓管理更加方便、更加高效。』村黨總支書記溫波在村裡住了近40年,平安村這一年多的改變他最有感觸。
平安村是一個農、牧、企全面發展的近郊村。2020年網格化管理工作推進後,在原有包片管理的基礎上按照街道70戶左右劃分為6個網格。『每個網格都配備了專職網格員,每個網格建立一個黨小組,在網格中黨員發揮表率作用,互幫互助。村民家中發生的大事小情,只要找到網格員,都會第一時間介入和處理,讓問題不出村。』溫波介紹道。
不久前,村民王希華因為宅基地的問題和鄰居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網格員聽說了這件事,馬上對雙方進行了調解,幫忙出主意想辦法趕工期,兩天內就把問題徹底解決。『當前,農村的主要問題就是家庭矛盾、鄰裡糾紛、涉農糾紛這些事,網格員通過走訪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防止了矛盾擴大化,也讓鄰裡關系更加和諧。』溫波說。
然而網格員的個人能力畢竟有限,在『1+6+N』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當中,代表『6』的6大類職能部門的專業網格員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2020年9月,一個外地流竄人員在村內實施入戶盜竊,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後第一時間報警,5分鍾內就將嫌疑人抓獲。『派出所包村民警作為專業網格員下沈到村網格,村裡又配備了一名警務助理協助包村民警工作。民警和警務助理都加入了每個網格的微信群,通過線上線下的溝通聯絡,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民情、解決問題,第一時間收集案件線索,把服務植入網格。』
溫波還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村頭一家鋼瓶企業在處理廢瓶的時候經常產生噪音,而且異味很大,企業和附近居民之間產生了矛盾。村專職網格員一邊安撫兩方的情緒,一邊將問題逐級上報,區應急管理局和生態環境局等部門趕到了村中現場處理,最終為企業找到了更適合發展的新址,為村民解決了集中關心的問題,讓矛盾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公安、城管、農業農村等職能部門專業網格員的加入,聯動作用,形成專職網格員『吹哨』、專業網格員『報道』、兼職網格員『配合』的工作機制,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信任。
同時,依托郊區『雪亮工程』建設,村各主要街道全部安裝了高清攝像頭,實現全方位監控無死角,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結合,以『網格小平安』推動『全村大平安』。
『在哪兒住著都沒有在村裡安心!』64歲的鍾義臣一輩子生活在平安村,網格化管理推進的成果他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通過網格化管理,平安村鄉村振興等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村集體積累達到1106萬元,對村民實行了免合作醫療繳費、免有線電視費、免沼氣使用費、免自來水費、免打機井費、免架電費,在養老金繳費、泥草房改造、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安裝鐵柵欄、室內衛生間改造方面進行補助的『六免五補』政策。2020年村集體收入15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2.16萬元,帶動周邊240多名農民到村企業打工,實現了村民『離土不離鄉,掙錢不出村』。
『我們平安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幸福村,咱老百姓的心裡比啥都踏實!』鍾義臣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