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從東方紅到太陽昇 | 紅色通道 播撒火種——中東鐵路印象館
2021-04-14 09:07:0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推出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東方紅,太陽昇……』是歌曲《東方紅》中的第一句歌詞,巧合的是,『東方紅』和『太陽昇』也是黑龍江兩個火車站的名字,綿延的鐵路線仿佛把我們帶回那段崢嶸歲月。讓我們從『東方紅』出發,一路西行,直抵『太陽昇』,經虎頭要塞、跨萬頃良田,品味北國冰城的厚重、感受鐵人精神的洗禮,追隨共產黨人的初心足跡,探尋龍江百年發展脈搏。

  第二十三站中東鐵路印象館

  一百多年前的中國,積貧積弱、內懮外患,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入,讓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真理之光照亮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奮發圖強的百年奮斗歷程。

  馬克思主義偉大理論在中華大地的傳播可以從哈爾濱中東鐵路印象館這兩根一百多年前的老物件——鏽跡斑駁的鐵軌說起,它們鋪就的中東鐵路,搭建起馬克思主義最早在中國傳播的紅色之路。

  中東鐵路印象館是迄今為止,我國以中東鐵路歷史文化為題材的最大展館。展館通過場景復原、多媒體、3D模擬、歷史檔案、圖片、文物等手段,再現了中東鐵路建設史,呈現出老哈爾濱的老城歲月、華洋商埠和僑民風情。

  印象館內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件件珍貴的歷史古物,講述著中東鐵路的百年滄桑。中東鐵路是1898年沙俄為了掠奪和侵略中國修建,1903年全線通車,全長2400多公裡。當時,為應對龐大的工程需要,大批的中國、俄國、意大利等國的工人分布在中東鐵路沿線,有史料記載,自1899年至1900年兩年間,就有17萬勞動群眾忙碌在這條鐵路上。

  中東鐵路的鐵路網呈『丁字形』,向北與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接軌,西到滿洲裡,東至綏芬河,南與沈陽、大連、北京、天津連通,鐵路的樞紐是哈爾濱。於是,作為中東鐵路的樞紐、工人的集聚地,哈爾濱成為馬克思主義傳播中心。1907年俄歷5月1日這一天,3000多位中俄工人匯集在一起,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這是中國工人第一次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最早沿著中東鐵路傳到哈爾濱,一條從中國東北通往蘇俄和共產國際的『紅色之路』由此形成。

  回望歷史,曾經見證屈辱的中東鐵路,卻帶來了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的傳播和發展。正是有了這條紅色之路,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火種纔能實實在在地從遙遠的歐洲播撒到中國大地,照亮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探索前行的道路,點燃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火種。

  中東鐵路印象館是哈爾濱市唯一一家鐵路印象館,現已成為哈爾濱市的一張名片,充分展現哈爾濱中東鐵路歷史和老城的魅力。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