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致敬英模的力量!讓我們一起感受『身邊的感動』
2021-04-15 09:07:55 來源:大慶網  作者:趙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5日訊 大慶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啟動以來,全市政法機關大力弘揚政法英模感人事跡和崇高品質,積極營造學習英模、崇尚英模、爭當英模的良好風尚和學習典型、對標先進、比學趕超的火熱氛圍,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教育整頓走深走實。

  每一個英模背後,都有許多年默默堅守的歲月和許多個質朴動人的故事。就讓我們走近英模,聆聽和感受『身邊的感動』。

  每一起案件都有沈甸甸的重量

  『案件有難易,但承載的人民群眾的期待沒有大小,每一起案件都有著沈甸甸的重量。』這是參加工作近20年,肇源縣法院副院長李雲峰最大的感悟。

  在李雲峰辦理的案件中,有一件『小案』令他記憶猶新:那是一起勞動糾紛案,原告本是某銀行職工,患精神病失蹤後,經家屬申請,法院判決宣告原告死亡。可7年後,原告在異地被發現並接回,家屬起訴單位要求恢復勞動關系,並承擔原告的醫療費、失蹤期間工資等共計100多萬元。按照法律規定,勞動關系自宣告死亡之日起解除,不能自行恢復,原告的訴求不能得到支持。家屬來到法庭,哭訴原告的妻子沒有穩定工作,孩子還在讀書,原告也要治病,懇求李雲峰幫助這個家燃起『生的希望』。

  『不能一判了之。』李雲峰心中打定主意。他利用休息時間,多次找到原告原單位負責人作說服工作,希望單位能協助原告補辦社保、醫保手續,讓原告下半輩子有個出路。李雲峰腿跑細了、嘴磨破了,最終負責人被他的誠意打動,同意進行調解,一場糾紛也隨之化於無形。

  鐵人精神給了她動力和支橕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3年時間裡,僅休息4天,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5個小時……這樣高強度的工作量,她硬是咬牙挺了過來。

  『是鐵人精神給了我動力和支橕。』高新區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於洋說。對她來說,已數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是在單位度過,與卷宗為伴,夜以繼日;數不清有多少個節假日沒有休息,自古忠孝,終難兩全。

  有一次,在辦理原某某等人『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時,被害的6家民營企業已經走投無路、瀕臨破產。重壓之下,於洋帶領辦案組一邊引導公安機關收集固定證據,一邊引導追贓挽損。多少晝夜、幾經奮戰,在她和同事及公安機關的攜手努力下,成功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共3.6億餘元,為被害企業挽回了損失。被害企業送來錦旗和表揚信,看到他們,於洋疲憊的臉上綻放出笑容,她覺得再辛苦也值了。

  『鐵人說過,「乾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對檢察官來說,如何經得起檢查?那就是承辦的每一起案件,都以工匠精神做到求極致、無瑕疵。』於洋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用血肉之軀築起平安防線

  他的工作,是排爆,每每與死亡零距離接觸,更似在刀尖上行走。24年來,完成『地毯式』安檢300餘次、成功處置爆炸警情100多起、排除爆炸裝置40多個,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叫夏宇,是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巡查防爆二大隊大隊長。

  2012年12月29日晚,安達市發生一起重大涉爆涉槍案件,犯罪嫌疑人在現場安放了爆炸物。經現場勘查,確認是一部二元爆炸裝置,起爆系統處於待擊發狀態,輕微的震動就會引起爆炸。

  當時,夏宇穿著30多公斤的排爆服進入了中心現場,整棟大樓只剩下他和一顆隨時會被引爆的炸彈。樓道安靜得令人窒息,他突然想到一句話:『這身防爆服看起來厚重,可一旦遇到專業級爆炸裝置,只能保證排爆手留有全屍。』他要戰勝的並不僅是爆炸物,還有自己!爆炸物的引信已經松動,一個動作稍有不慎,哪怕一丁點兒失誤,後果都不堪設想。他趴在冰冷的地上,盯著面前這個結構復雜、電線雜亂的爆炸物,果斷剪斷了最關鍵的那根。

  他再一次戰勝了死神,巨大的危險被成功解除。

  心裡裝著『百千萬』永做群眾貼心人

  走萬裡路、進千家門、解百家難。從警17年來,市公安局會戰分局社區警務三大隊大隊長門志新始終將這『百千萬』放在心裡。他說:『只有真情換真情、真心連真心,纔能締造出和諧融洽的警民關系。』

  一個深夜,一場特大暴雨肆虐城市。想到勝利村平房區建築陳舊,門志新不放心那幾位獨居老人,冒雨往現場趕。當看到老人們站在風雨中瑟瑟發抖,他不容多想,趕緊背起一個蹚著沒膝的水往外走。地勢坑窪不平,他拿著木棍一步步試探前行,短短500米的路,深一腳淺一腳走了半個多小時。

  70多歲的市民李彥洲,兒子先天智障,1.70米的個頭兒,體重180多斤。多年來,門志新一直把他們爺倆裝在心裡。孩子病了,他和老李一起送去醫院。老李家住6樓,他背著孩子來回上下樓,走幾步就得停下大口喘氣。老李逢人便說:『這些年,沒有小門,我兒子活不到現在。』

  這兩件事,僅是門志新為民辦實事、做群眾貼心人的一個縮影。工作中,他還以警務室為依托,在轄區打造了調解、防控、治理『三個共同體』。

  8年時間,他化解糾紛3000多件

  『人不傷心不落淚、民無委屈不訴求,群眾的事就是最大的事,不管誰、不管何時、不管啥事、不管多難,都要盡力做到最好。』說這話的,是肇源縣司法局新站司法所所長張義東。8年時間,他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000多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00多萬元。

  基層司法所身處民生一線,與百姓打交道的時候最多。張義東走遍社區村屯,把法律知識普及到戶、宣傳到人;把身影留在田間地頭,排查矛盾、定分止爭。

  多年前,新站鎮向前村發生了一起『羊上樹』事件。頭天晚上,村民老趙把4只羊拴在樹底下,第二天卻發現羊都死在樹冠上。原來夜裡下了一場急雨,村民開發的農田築壩導致排水不暢,水位上漲把羊淹死漂了起來。老趙找村委會要賠償,村委會不認,便開始上訪,多年也沒個結果。接訪回來後,張義東開始做老趙的思想工作,幫他分析事情一直得不到解決的原因,並勸他維權這種事最終還得靠法。取得老趙的信任後,張義東開始引導老趙走訴訟程序,最終幫他討回了說法,解除了糾紛。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