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北林區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李鋼攝
黑龍江日報4月15日訊 得天獨厚的好生態造就了我省綠色食品大省的好形象和硬實力,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6463.5萬畝,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但是這些基地分布在哪?各有多大?種啥養啥?跟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綠色食品有何關聯?對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說,卻不甚了解且又真心關切。為回應這些社會關切,更好地從源頭管好質量,提高品質,從今年起,我省將通過實行准入制、備案制、核查制、淘汰制,開展嚴格的綠色食品基地管理,並通過對經營主體的備案與公示,亮出綠色食品產業底牌,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促進綠色食品銷售。
按照我省《綠色食品原料生產經營主體備案管理辦法》,綠色食品原料生產經營主體是指參與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按照『基地+企業+農戶』管理模式,開展基地管理工作,從事基地原料生產和(或)經營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備案主體,可以為綠色食品認證企業提供綠色食品原料。備案有效期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證書有效期。備案到期前3個月,備案主體應重新履行備案手續。
記者從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獲悉,截至目前,第一、二批綠色食品原料生產經營主體備案工作已經結束,全省共有81個基地的518家經營主體進行了備案,總面積1463.3萬畝,平均每個基地有6家經營主體。
相關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