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6日訊(記者 包海多)15日,記者跟隨『紅色印記——講述龍江百年黨史故事』主題調研采訪活動走進哈爾濱鐵路局昂昂溪機務段革命傳統展覽館,聆聽原昂昂溪機務段總工程師齊少泉講述發生在『3005次英雄列車』上的三個片段。

和家人說出趟長差。1948年9月,為支援遼沈戰役前線,齊齊哈爾鐵路管理局奉命在昂昂溪機務段組建秘密軍火列車。經過認真挑選人員,整修機車,組建了由人事股長穆成斌,司機范永、趙同濟、徐成忠,副司機段貴榮、於金龍、馬清海,司爐王玉閣、周憲斌、李財,檢車員姬亞卿、佟德林、王希春,運轉車長鄒天餘、劉國棟、張尚友組成的16人乘務組。為了保守秘密,乘務員們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子兒女,在與家人告別時只是說『出趟差』或『去駐勤』。
臨行前,穆成斌率領乘務組全體同志,向黨莊嚴宣誓:『人在車就在,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把車開上去。必要時,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證列車安全!』

晝伏夜出熄燈前行。9月28日凌晨, 3005次秘密軍火列車踏上了征途。按運行方案,列車要從齊平線直插大鄭線,經白城、四平、鄭家屯、彰武、新立屯、倉圖,直達西阜新。
為躲避敵機的轟炸,乘務組商議列車白天待避,夜間行駛,並且運行中不開燈,機車也不能露出任何光亮。當敵機出現時,掩護在鐵路附近公路上的汽車,就會快速駛離鐵路附近,並開啟車輛大燈,吸引敵機的注意力,直到被敵機炸飛。
就這樣,在地方和部隊的大力協助下,3005次列車晝伏夜行,時而向前猛開,時而隱匿待避,最終勝利地開進了西阜新車站。

不吃群眾一根蘿卜。3005次列車運行第四天,司機范永發現水箱裡只剩『一鍬水』,五峰沒有上水設備,而此時距離西阜新只有一百多公裡。經過商量,大家決定借水桶挑水,給機車補水。車站職工和家屬們紛紛拿出自家水桶、臉盆,全體乘務員和押運戰士們一齊動手,從土井裡取水給機車補水。
期間,多日水米未進的乘務員們發現鐵路沿線的田地中有不少成熟的大蘿卜,乘務員們直吞口水,本想拔幾根充飢,司機范永勸說大家:『軍代表說過,不能動群眾一針一線,我們不能丟了鐵路工人的臉。』就這樣,大家堅定信念,忍飢挨餓繼續前行。
當3005次列車出現在錦州前線時,全軍歡聲雷動。這一列車彈藥,讓東北野戰軍攻打錦州如猛虎添翼,讓東北野戰軍合圍了廖耀湘兵團,解放了沈陽,取得了遼沈戰役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