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百名主播講黨史 | 龍廣電主播趙西奪講述紅色傳承的故事
2021-04-16 22:15:06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張雷 趙西奪 張文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發展史中,龍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在黑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

  《百名主播講黨史》啟動

  100位龍廣電主播

  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

  講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

  追尋黨的光輝足跡

  傳承龍江優秀精神

  先烈精神 紅色基因

  龍廣電主播趙西奪

  走進哈爾濱烈士陵園

  傳承薪火祭英烈

  在哈爾濱市香坊區體育街1號,坐落著一個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內知名的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就是始建於1948年的哈爾濱烈士陵園。

  這座在全國范圍內興建較早的烈士陵園佔地面積約為4.2萬平方米,整個園區內蒼松翠柏林立,環境幽雅整潔、莊嚴肅穆。在園區內有烈土詩抄碑林牆、無名烈士紀念銅塑和十八座烈士墓等不同展示區。在園區內共安放著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等不同歷史時期犧牲的246位英雄烈士的骨灰。在這其中,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朱瑞將軍的墓位就矗立在陵園中心。

  朱瑞出生在江蘇省一個書香世家,1927年大學畢業後考入蘇聯克拉辛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回國後,他參加過紅軍長征;之後創立了華北軍政乾部學校,組建過第一支人民的炮兵部隊。1946年,朱瑞及時建議東北軍區將延安炮校更名為東北軍區炮校,不僅充實了東北軍區的炮兵專業乾部,還為兄弟軍區輸送了幾百名軍事乾部人纔。

  1948年4月,哈爾濱召開第二次炮兵會議,朱瑞進一步豐富了作戰原則,使炮兵戰術、技術和指揮能力進入逐步成熟的發展階段。為保證戰爭需要,他親自主持工作,先後組建了迫擊炮團、戰車團、高炮團等5個團。到1948年8月,在東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有各種火炮4700門,在裝備上佔據絕對性優勢,為即將到來的遼沈戰役作了充分的准備。軍區領導決定要他留守哈爾濱主持後方工作,但他堅持要親自上前線指揮作戰。1948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錦州外圍義縣城發起總攻,就此拉開遼沈戰役的序幕。然而戰斗還沒結束,朱瑞不幸觸雷壯烈犧牲,時年43歲。

  朱瑞不僅是我軍炮兵創始人,也是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最高級別軍事將領。在園區的這個革命烈士紀念館裡,同時還有多位烈士的英雄事跡,這其中包括紅二方面軍創始人之一——松江軍區司令員盧冬生將軍;中央軍委命名『獻身國防現代化的模范乾部』蘇寧烈士;公安部命名『一級英模』宋兆東烈士;公安消防戰線父子烈士馬玉清、馬忠學烈士等。

  走在哈爾濱烈士陵園,最醒目的就是這100延長米的革命烈士詩抄碑林。這些碑上有革命烈士銘志的詩句,也有活著的戰友懷念他們的心聲,更有後人對他們無限的敬仰與緬懷。每一塊碑的字體不盡相同,每一塊碑的年代有遠有近,可碑林上空回蕩的浩然正氣,會長存於億萬國人的心中。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