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蘇裡江的野生江魚。

『戶外小宇』打魚回來。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黑龍江日報4月17日訊 天漸漸蒙蒙亮起來,天邊露出了魚肚白,『戶外小宇』來到了碼頭,坐著漁船,准備下江打魚。漁船左右搖晃,『戶外小宇』打開手機,開始了一天的直播。
船只行駛到固定地點,『戶外小宇』邊撒網邊直播:『家人們,現在要開始撒網了,大概一個小時,我們去收網,猜一猜今天能有多少收獲!』『戶外小宇』原名蘆振宇,是95年出生的土生土長的抓吉赫哲族村人,一直以打魚、賣魚為生,在快手平臺上擁有180多萬粉絲。
抓吉赫哲族村位於祖國東極、烏蘇裡江畔,是傳統漁村,村民世代以打魚為生。隨著自媒體電商直播經濟的發展,村內先後湧現出30多名網紅能人,主要圍繞捕魚、賣魚、帶貨等進行直播,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聚集村。這些網紅中,既有從事直播五年以上的『大蝦』,也有剛入門的『菜鳥』,粉絲從千量級到百萬量級各不相同。
『由於烏蘇裡江的魚都是野生江魚,價格並不便宜,因此,本地的銷量並不算好。2016年秋天,我上網時看到有人網上賣貨,想著能不能網上賣魚,就嘗試著發了幾段捕魚的小視頻,沒想到真的有客戶想要購買。』蘆振宇說,烏蘇裡江的魚在本地比較有名,但南方朋友剛開始都不了解,很多人問這普通江魚為什麼賣這麼貴,後來開了直播,南方朋友看到我是如何捕撈的,纔知道了原因。
蘆振宇表示,剛開始做電商,走了很多彎路,就拿打包發貨來說,並不是簡單的把魚放進箱裡那麼容易,放多少冰袋,用什麼樣的箱子都會影響魚的口感。經過很多次的嘗試,2017年秋天纔真正走上電商的正軌。
拿著手機拍拍小視頻,對著屏幕說說話,在蘆振宇的村裡人看來,這是不務正業。當看到蘆振宇的魚網上銷量這麼好,村裡人覺得很驚訝,紛紛來請教他銷售經驗。在蘆振宇的幫助下,村裡很多人都開始學習做電商。
隨著村裡的網紅越來越多,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除一些大網紅外,其他網紅普遍存在理論水平不高、素質能力不強、發展後勁不足等問題。為提高村內網紅能人的綜合素質,讓烏蘇裡江野生魚及農副產品賣得好、賣得快,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省市場監管局駐村工作隊邀請撫遠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老師到村內開展了自媒體電商培訓活動。
培訓結束後,村裡人知道了互幫互助的好處。現在,年輕人學會了做電商直播賣貨,一些老弱婦孺則幫助清理打撈上的新鮮江魚,制作成魚乾、魚松等加工品,每天也有近百元的收入,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大力發展村內自媒體電商直播經濟,不僅能讓烏蘇裡江野生魚等農副產品賣上好價錢,也能讓網紅由單打獨斗競爭模式向團體互助合作模式轉變,推動全村自媒體電商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為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提供強大助力。』省市場監管局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萬洪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