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俗話說:『谷雨種大田』,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搶抓農時,高標准、高質量推進春耕生產。
谷雨過後天氣逐漸轉暖,大田開始陸續播種,綏化市北林區已經拉開春播大幕,通過保護性耕作方式,利用大壟雙行等技術,搶抓農時,確保良種全部播在豐產期。這片耕地是我國第一批黑土地保護試點區。5年來,持續的秸稈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近4個百分點。

綏化市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業務主任劉淑娟介紹,通過秸稈全量翻壓還田,整個耕層疏松,有機物增加了,透氣透水透光都好,有利於根系的下紮,保水保?。
想要多打糧,科技很關鍵。今年,綏化市北林區大面積推廣玉米大壟雙行高產種植技術。

綏化市北林區農民張戰峰說,大壟雙行壟寬比兩壟單壟省20公分的耕地,每公頃產量比單壟高出4000斤到5000斤。
大壟雙行技術沒得說,但過去張戰峰用不了,因為沒有大型播種機。今年,他把土地托管給了合作社,夢想成為了現實。
綏化市富特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張曉宇說,托管就像一個土地幼兒園,春天農民把地交給他們,秋天的時候農民把糧食收回去,而且托管的效益值要比流轉每畝高出兩百到三百元。機械是專業的,農化服務團隊也是比較專業的。

今年黑龍江開展了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整省推進試點,預計土地托管面積將超過2000萬畝。
眼下,玉米播種從南向北陸續展開,水稻備耕也進入關鍵期。在哈爾濱五常市,1400億株水稻秧苗已經在四萬五千個育秧大棚裡開啟了它們移栽前的拔節生長,秧苗的高度達到3-5厘米,每一株上都有三片新葉。
五常市農業農村局技術員孫朝暉說,五常市和省農科院研究了兩個新品種,測算是每畝增產100斤,全市240萬畝水田大約增產10萬噸。

黑龍江馬鈴薯品質馳名全國,各地動用大型機械,搶抓農時,確保馬鈴薯種在『腰窩上』。在北大荒馬鈴薯集團克山農場有限公司的田間,長1000米,寬380米,面積達到580畝的耕地上,七臺馬鈴薯全自動播種機也開始馳騁了,標志著黑龍江機械化種植規模最大的馬鈴薯示范區春耕工作已經全面開始了。
今年,北大荒馬鈴薯集團克山農場有限公司馬鈴薯播種面積突破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1.5萬畝。
北大荒馬鈴薯集團種薯研發中心總經理馬力介紹,今年給基地農戶提供的馬鈴薯品種有50%以上都是高淀粉品種,工廠收購的時候是優質優價,以十三個淀粉為基數,每高一個基數每斤增加2分錢。
年初以來,黑龍江強化惠農強農政策落實,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預計糧食播種面積將超過2.16億畝。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姜慶海介紹,目前全省農業生產已經從備耕階段轉向春耕階段,全省春整地已經達到1300多萬畝,春季水田泡田已經達到1100多萬畝,小麥播種已經達到25萬畝,馬鈴薯播種已經達到43萬畝,要按照農時要求,嚴格農技農藝標准,確保把農作物全部播插在豐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