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入選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大慶優勢在哪?
2021-04-21 09:28:32 來源:大慶網  作者:潘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1日訊 『國字號產融試點將獲得國家相關部門的深入指導和政策支持,包括開展專項產融信息對接、提供產融合作平臺服務和工業互聯網產融服務、加強與中央層面基金的合作力度等。這將助力我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和能力的提昇,加快大慶產業轉型昇級步伐。』日前,作為申報工作牽頭單位的市工信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詳解了入選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後將獲得的『紅利』。

  日前,由國家工信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五部門聯合評選的第二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名單出爐,大慶成功入選,成為我省該批次唯一入選的城市。

  大慶因哪些優勢成功入選?

  門當戶對的產業金融『聯姻』

  在我市,產業與金融這一門當戶對的『聯姻』,讓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產生了良性互動。這離不開我市紮實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金融資源。

  作為國家確定的老工業基地,大慶享有工業大市的美譽。自2016年起,連續四次因『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和政策激勵支持。

  工業是大慶經濟的主體。開發建設60多年來,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大油田。近年來,我市著力打造油氣、『油頭化尾』、汽車、新材料、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千億級和中高端農副產品加工、新能源、現代農業、新經濟等超五百億級『雁陣式』產業板塊,基本形成了龍頭項目領銜帶動、多元產業有力支橕的發展新格局,現有規上工業企業464家,2020年推進的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511個。

  蓬勃發展的金融業,則為我市產業結構調整、轉型昇級提供了鼎力支持。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各類金融機構發展到172家,從業人員近4萬人,基本形成了各種新興金融業態並舉的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總量規模較大。我市金融業總資產突破3000億元,去年我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6.4億元,同比增長5.5%,高於GDP增速4.8個百分點。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達1206.4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大中型企業貸款46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244.5億元,同比增長18.8%。上市掛牌企業優質。我市累計實現境內外上市掛牌企業34家,融資132.4億元,現有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7家,納入省級上市掛牌後備資源庫企業17家。正在積極推動同禹藥包公司上交所主板上市,巴達榮貴牧業公司澳大利亞主板上市。產業基金撬動作用顯著。2016年以來,我市采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累計設立9只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達142.9億元。

   產融合作助推實體經濟

  在大慶產業金融服務平臺上,找貸款就像『逛淘寶』,只需動動手指,便能享受『智慧融資匹配』,實現企業與金融產品『秒配』。作為一名從中受益的科研公司老總,馬志恆對平臺贊不絕口。

  我市產融合作發展,讓很多企業從中受益。近年來,在具備良好的產業、金融基礎上,我市形成了多樣的產融合作方式——

  首先,構建了信用信息綜合服務體系。大慶是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初步建立了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企業信用信息綜合服務平臺、金助民企融資對接中心等融資平臺的服務體系,准確歸集企業信用信息,涵蓋了我市95%的中小企業。

  其次,搭建了企業信用信息綜合服務平臺。依托中國人民銀行大慶市中心支行『融資服務平臺』和高新區『產業金融服務平臺』搭建了大慶市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集數據采集、共享、應用及銀企線上對接,有效疏通企業融資梗阻。截至4月1日,平臺累計入駐金融機構28家,注冊企業4324家,發布金融產品數量130個,解決融資需求11.38多億元。

  此外,我市還成立金助民企融資對接中心,組織金融機構依托騰訊微信小程序搭建『金助民企在線對接中心』,實現銀行與中小企業融資對接過程中在線即時對話,疫情發生以來,平臺開通24小時在線服務。創新融資支持服務。近年來,我市圍繞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重點產業領域,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比如昆侖銀行大慶分行創新推出『油企通』、『商信通』等民營、小微企業油化產業鏈信貸產品,去年累計發放貸款超百筆。

  多樣的產融合作助力實體經濟加速跑。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0.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了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3%,為全省經濟正增長作出了大慶貢獻。

   三年實現產融協同突破

  據市工信局工作人員介紹,成為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後,我市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到2023年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產融協同發展格局。

  屆時,我市將搭建產融合作平臺加強信息共享。加快大慶『一庫兩網一平臺』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整合人民銀行、稅務局、市場監管局、法院、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部門數據資源建立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加快推進政府采購訂單融資、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等產品上線產融服務專業平臺,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完善企業信用信息庫。

  與此同時,培育市級綠色金融發展體系、建設市級綠色項目庫、開發信息科技融資擔保、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增信等產品和服務等,推動科技賦能產融合作;探索『專班+金融機構+企業』的『1+1+N』融資服務模式,創新信用貸款『白名單』新模式,爭取納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級再擔保機構地方融資擔保機構』三級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在已設立的大慶市國興產業發展基金、化工產業基金等基礎上繼續采取市場化、專業化方式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推動間接、直接融資平衡發展,暢通多元化融資渠道。

  此外,還將加強對制造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昇級的中長期金融支持,盤活民營和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存量,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提昇保險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銀保合作,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