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黑龍江78歲退休教師:與我聚少離多的『解放軍爸爸』
2021-04-21 10:1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1日訊 78歲的周淑琴,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名退休教師,她給記者講述了自己跟『解放軍爸爸』的感人往事。

周淑琴修改回憶文章。

  口述:周淑琴 記錄:王曉平

  我叫周淑琴,今年78歲,是一名退休教師。年紀大了,愛回憶,也總想把這些事兒寫下來,讓後人知道。不忘歷史,纔能珍惜今天。

  1944年,我出生在黑龍江省海林市。那時候,日本鬼子還沒投降,家裡生活貧困,缺吃少穿,媽媽沒有奶水,我餓得哇哇直哭,17歲的媽媽情急之下,把我扔進了韭菜地。13歲的叔叔發現我時,我已經哭得渾身發紫,幸虧大狗沒把我叼走,叔叔把我裹在棉褲裡帶回了家,撿了我一條命。

  我三歲時,高小畢業的爸爸參加了人民解放軍,跟隨四野第44軍南下作戰,打四平、戰錦州……一開始,爸爸還抽空寫信回家報平安,可1948年春節後,爸爸一年時間沒有來信。家裡人十分擔心,但誰也不願說出來。做婦女主任的媽媽把對爸爸的擔心埋在心底,一邊組織婦女做軍鞋、曬乾菜,支援前線,一邊照顧我。小小的我已經忘記了爸爸的模樣,但隱隱感到家人的懮慮,好希望爸爸早點回來。

  1949年春節過後,爸爸來信了,說他已經隨部隊打到廣東,在當地工作了。

  我上學了,成績很好。讀三年級的時候,媽媽成為我同班同學——好強的她想多學文化,便於做好婦女工作。1954年,媽媽把我托付給叔叔嬸嬸,去廣東隨軍跟爸爸團聚。媽媽走的第二天,10歲的我就發高燒,人事不省。多虧叔叔去野外抓了條黑魚,我喝了按偏方做成的黑魚湯,出了疹子,高燒纔退。叔叔救了我兩次,所以,我和叔叔一家關系特別好。那時候,農村條件差,我經常頭上虱子成串,有時候,想念爸爸媽媽偷偷流眼淚,但學習成績非常好。

  1956年,我小學畢業,爸爸寫信叫我去廣東,家人團聚。爸爸給我買了通票,還給素不相識的海林火車站站長寫信,拜托他沿途安排人照顧我。那時,沒有航班和高鐵,我獨自從海林上車,途經沈陽、豐臺,在漢口坐輪渡過江,再坐火車到廣州,中間換車很多次,走了7天7夜。可能因為馬上要見到爸爸的緣故,12歲的我快樂、活潑,乘客讓我唱歌我就唱歌,讓我跳舞我也不扭捏,一路上,得到無數陌生乘務員和旅客的喜愛和幫助,他們主動『接力』照顧我,給我買飯,安排我上下車……最難忘的是位一道杠四個花的大尉營長,他從武漢開始照顧我,一直把我送到遠在廣州的爸爸身邊。

  『你要學文化』,到廣東不久,爸爸把我送進廣州第六中學讀書。進了課堂,在黑龍江成績優異的我卻如鴨子聽雷——那時,還沒普及標准話——我聽不懂廣東話,一年時間在教室枯坐,成績明顯下降。度過語言關後,我順利在六中讀完初高中,並和很多廣東同學接下深厚的友誼。現在,我們經常在群裡溝通,近幾年,我還曾乘火車、飛機南下,參加同學聚會。

  在廣東期間,因為住校,也只有暑假纔能和爸爸見面——寒假只有15天,為了節省車票錢,就不回家了。1962年,我回到黑龍江,在海林市開始執教生涯。1965年,爸爸也回到雞東市工作,我們只有春節纔能團聚了。

  我為爸爸做的最有意義的事兒就是為他爭取平反。1976年,文革剛結束,我花了一個禮拜時間把爸爸的經歷寫成材料,由爸爸親手遞交廣東原單位,使爸爸順利成為當地第一個得到平反的人。

  爸爸對我很關心。我結婚、生子後,爸爸替我看了三年孩子,盡心盡力。四年前,我愛人去世,遠在威海的爸爸心疼地對我妹妹說:『你大姐一個人過日子,多難啊。』我去看望爸爸的時候,他都眼淚汪汪的,捨不得我走。

  爸爸今年96歲了,身體非常好,就是耳朵有點兒背,所以,爸爸不愛去醫院。前幾天,妹妹領著他去醫院體檢,爸爸還鬧情緒呢。我真想多陪在爸爸身邊,跟他說說話,給他做點兒愛吃的。

  今年六月,我打算去威海看爸爸,聽他講講過去的事。她記得爸爸講過行軍中兩位女戰士被水衝走犧牲的事。『想起往事,就感覺新中國來之不易。再就是社會進步太快了:12歲時,坐火車到廣州,要走7天7夜;現在,坐飛機幾個小時就到了。我要多給爸爸講講現在的新鮮事兒,讓他高興高興。』

周淑琴展示的爸爸舊照。

  記者手記

  因為兩篇寫在稿紙上的草稿,記者結識了執著地想把難忘經歷記下來的78歲牡丹江退休教師周淑琴。為了能和記者面對面講述舊事,她特地從牡丹江趕到哈爾濱,她謙虛地說:『我是教數學的,寫東西費勁』,然而,她卻在稿紙上完成了兩篇回憶文章。捧讀周老師的文字,對照眼前朴素、謙遜的老者,還有她帶來的爸爸舊照,被她深深打動。

  周淑琴老師個子不高,記憶力好,十分健談,憶起往事尤其是爸爸的故事如數家珍,時而眼含淚水,時而開懷大笑。她說,雖然與爸爸聚少離多,但她特別愛爸爸,也理解爸爸。退休後,她經常利用寒暑假義務為街坊四鄰的孩子輔導功課,她的樂觀和正能量影響了學生,也影響了自己的孩子。她說:『我從來沒覺得困難、痛苦,眼瞅著日子越來越好,社會越來越好,一切都越來越好。』

  『只有一件事很遺憾』,周淑琴老師的眼角泛起淚花,『我一直想找到護送我從武漢到廣東的大尉營長,想跟他當面說聲謝謝。』

  因為爸爸是解放軍,周淑琴對軍人有種天然的信任,成年後還養成了外出旅行必到烈士陵園參觀的習慣。據周老師回憶,65年前,在武漢見到那位大尉營長時,她率真地說:『我爸爸是海軍,你是陸軍,我跟你走得了。』歲月匆匆,周淑琴沒想到,與大尉營長廣州一別,再沒相見,『我都不知道他姓徐還是許,現在身體怎麼樣,好想找到他啊。』(王曉平)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