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發展史中,龍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在黑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百名主播講黨史》啟動,100位龍廣電主播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講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追尋黨的光輝足跡,傳承龍江優秀精神。
『魚水同舟』保家衛國,龍廣電主播蘇一凡為您講述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與梅裡斯人民『魚水同舟』的故事。
齊齊哈爾梅裡斯區是全國唯一一個市轄達斡爾族區。這裡坐落著一個梅裡斯英烈紀念館,記載了梅裡斯各族人民在反對外侮和人民自衛戰爭中頑強抗爭、不畏犧牲、英勇御敵的壯烈史詩。

走進大廳,一幅抗聯戰士群雕赫然在目。揭開那段難忘的歷史畫卷,臥牛吐小橋截擊戰是其中驚心動魄的一幕。臥牛吐,是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鎮,達斡爾語意為小溝壑。1941年11月初,在齊齊哈爾一帶進行抗日活動的抗聯三支隊得到梅裡斯達斡爾族同胞提供的情報,日軍將從查哈陽往關東軍駐地運送一批糧食。接到情報後,三支隊立即派抗日分隊,由達斡爾族老鄉做向導,在臥牛吐小橋設下埋伏。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隊員們殲滅日偽軍22人,繳獲糧食60多袋、馬車4乘,還有許多槍支、子彈。隨即,當地鄉親們還協助抗日隊員們,將繳獲的戰利品運往了抗聯軍隊駐地。這就是流傳在嫩江大地上的臥牛吐小橋截擊戰。

這架勒勒車是當年梅裡斯人民使用的一種運貨工具,它碾過的印跡也映射著達斡爾族人的家國情懷。為了抵御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嫩江畔的達斡爾族農民,就是拉著這樣的勒勒車,自願獻豬獻羊,出工出力挖戰壕。當地老鄉的支援,給了抗聯戰士極大的鼓舞。1942年,李兆麟、馮仲雲、王明貴、陳雷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數十次重創日偽軍,震懾了敵人、鼓舞了齊齊哈爾人民的抗日斗志。

達斡爾族人民與人民軍隊的『魚水情』在一次次御敵撻虜的捷報中不斷昇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火種也以燎原之勢蔓延在嫩江之畔。1945年10月上旬,中共嫩江省委領導王盛榮、於毅夫、王明貴接見達斡爾族軍人鄂秀峰,動員其在齊齊哈爾家鄉組織少數民族武裝,保衛家鄉,剿滅土匪。當月中旬,鄂秀峰邀請齊齊哈爾市周邊的達斡爾族村屯代表,集聚在現在的梅裡斯區奈門沁屯,商討成立齊齊哈爾蒙古自衛大隊,共同保衛家鄉。當時,東北民主聯軍嫩江省軍區審批通過了自衛大隊領導成員,鄂秀峰被任命為大隊長。幾天後,來自達斡爾族的180多名青年志願參軍......

憶往昔,伴隨著濤濤奔湧的嫩江水,一代又一代達斡爾人頑強拼搏、不懈努力,以勇敢和正義,抵御著外敵入侵,用鮮血和生命,捍衛著腳下的熱土。看今朝,嫩江畔的達斡爾兒女正同各民族同胞們一起,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手挽手、心連心,為創造新時代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