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王冬 紀世強 記者 霍梟涵)黨史學習教育以來,佳木斯郊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一系列有力舉措,推動郊區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往深裡走、往實裡走。

老舊小區改造以民為本 『問題清單』變『民情清單』
2021年郊區有13個小區、96棟居民樓進行老舊小區改造。『要把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民生工程辦好,就要尊重群眾的感受。』在長安小區監督工程進展的張維時說。
『這個小區一共有21棟樓,1892戶居民。為了更廣泛征集到居民意見,我們定期召開例會,邀請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社區和居民代表坐在一起,把建設過程中的問題收集上來,及時調整設計,最大限度滿足群眾需求。』張維時拿著一份來自2號樓居民的征集意見單。張維時說。
老舊小區改造令長安小區的居民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對未來的家園,每個人都充滿期待。

營商環境『優』出活力:『辦事少跑腿』到『服務送上門』
近日,佳木斯龍軍米業總經理張立功得到好消息,因場地問題停滯一年的改擴建項目終於可以上馬了。
張立功經營一家大米生產企業,10多個品牌的市場認可度逐年提高,改擴建的想法在張立功心裡越來越強烈。

『郊區職能部門服務周到細致,也給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因為廠區位置原因一直沒有合適的地塊進行改擴建。前幾天,接到郊區發改局的消息,隔壁廠房進行拆遷,包保領導帶著發改局上門溝通,為我們爭取到8000平方米的場地。這可為我們企業解決了大問題。』張立功喜上眉梢。
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郊區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企業開辦『一件事一站式』服務專窗,實行企業開辦『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窗出件』,打造流程最少、材料最少、環節最簡、時間最短、服務最好的優質政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