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從東方紅到太陽昇 | 釋放『音樂之城』藝術魅力——哈爾濱音樂博物
2021-04-26 08:14:41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步』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

  『東方紅,太陽昇……』是歌曲《東方紅》中的第一句歌詞,巧合的是,『東方紅』和『太陽昇』也是黑龍江兩個火車站的名字,綿延的鐵路線仿佛把我們帶回那段崢嶸歲月。讓我們從『東方紅』出發,一路西行,直抵『太陽昇』,經虎頭要塞、跨萬頃良田,品味北國冰城的厚重、感受鐵人精神的洗禮,追隨共產黨人的足跡,探尋龍江百年發展脈搏。

第三十五站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坐落於松花江北岸,毗鄰哈爾濱大劇院,是一座承載和展示哈爾濱音樂歷史淵源、蘊含和釋放『音樂之城』藝術魅力、提昇和彰顯浪漫城市氣質的專題性博物館,是人們了解哈爾濱音樂歷史、領略特色文化、感受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

  館內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基本陳列依托哈爾濱百年音樂歷史,立足時代發展變遷,共設《黑土地歷史音樂文化》《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誕生》《城市音樂的百年瞬間》等15個展區。

  館內展出的千餘件展品,包含樂器、配件、物品、紀念品等內容,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哈爾濱音樂藝術發展軌跡,講述著開放、多元、包容、優雅的城市故事。

在眾多館藏中

有這樣一件藏品

蘇聯小號

產地:蘇聯

捐贈人:米哈依·彼德洛維奇

  米哈依·彼德洛維奇是基輔軍樂團小號手,1941年他攜帶這只小號參加了衛國戰爭直至攻克柏林。1945年這只小號跟隨他揮師遠東參加了解放中國東北(密山、緩棱、牡丹江、哈爾濱)的戰役。

  他所在的連隊120人當中有100餘名戰友犧牲在解放東北的抗日作戰中。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為了紀念他已經逝去的戰友,年逾八旬的米哈依·彼德洛維奇將這只小號無償捐給了哈爾濱音樂博物館。

在館中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這段耳熟能詳的歌詞,來自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而它的創作者是有著『西部歌王』之稱的王洛賓。

  1926年,王洛賓來到哈爾濱,在中東鐵路橫道河子火車站任信號員。工作之餘在哈爾濱結識了進步有為的文藝青年塞克(詩人、劇作家、音樂家),並在一起研習音樂(七弦琴演奏、作曲)。1929年在哈爾濱為塞克創作、表演的話劇《北歸》創作主題曲《離情別意》(王洛賓的處女作)。該劇在哈爾濱公演時,王洛賓年僅16歲。

  在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展出的展品中,就有歌曲《離情別意》的創作手稿。

  哈爾濱是王洛賓先生音樂啟蒙的地方,他在這裡結識了塞克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並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與這座百年音樂之都結下了藝術之緣。

  哈爾濱的靈魂底蘊中離不開音樂色彩,音樂也早已內化為哈爾濱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在聯合國授予的『音樂之城』中,哈爾濱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靜靜佇立在松花江畔,守護著哈爾濱百年音樂歷史的點滴,等待著游客翻開屬於這座城市的音樂故事。

追隨初心足跡

探尋發展脈搏

出發!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