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們上門了解情況,走進田間地頭,給我們解決難題,我們這幾十戶農民可咋辦啊,一家老小全指著承包土地賺點錢呢!真是太謝謝你們了!
近日,甘南縣法院,收到了來自甘南縣邊疆村,40餘戶農戶送來的錦旗,感謝甘南縣法院在春耕之前,了卻他們的心病,終於可以安心准備春耕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講。
2021年2月,原告唐某、朱某承包了甘南縣甘南鎮邊疆村40餘戶農戶的土地,合同約定承包期是11年,兩人已經實際耕種5年多了。去年,兩人將所承包的水田地改為了旱地,可是農戶們並不同意『水改旱』,要求解除合同,並拒絕收取2021年承包費。眼看春耕在即,兩原告一紙訴狀將承包合同中的七戶農戶訴至法院,要求繼續履行承包合同。
案件審理過程中,七戶農戶提起了反訴,以兩實際耕種人私自將水田改為旱田違反合同約定為由,要求解除合同,不再繼續轉包給唐、朱兩人。
一邊著急備耕,一邊要求解除承包合同,眼看春耕在即,這可如何是好?

在庭審結束後,雙方仍舊僵持不下。考慮到涉及農戶切身利益,如簡單判決,承包合同中的其他農戶均會以此判例進行效仿。為案結事了,妥善解決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避免群體性糾紛事件的發生,甘南縣民一庭庭長與法官一行人來到了邊疆村,通知村委會召集合同中涉及的40餘戶農戶,向他們耐心講解本案轉包合同中雙方權利、義務,以及合同的法律效力,進行了詳細的釋法析理。

在調解中,法官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原來今年旱地承包價格上漲,補貼較往年增加,如果按照合同約定的承包價格,這些農戶覺得有點『冤枉『和』窩火』。得知農戶們的心聲,法官馬上調整審理思路,勸解唐、朱兩人,能夠視情況進行價格上的調整。兩人立即表示:『我們「水改旱」也花了不少錢,要是這些農戶讓我們繼續種地,承包價格漲點也行!』


一番勸解後,雙方表示各讓一步,同意在增加承包費的基礎上繼續履行合同。第二天,法官便接到了電話,得知40多位農戶已領到了承包款。雙方握手言和。
農戶們領到承包費的第二天,便給甘南縣法院送來了錦旗表示感謝。『為了我們的事,法官們都來到我們田間地頭,真是為老百姓辦了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