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紅色印記在龍江|鄧潔民與東華學校的故事
2021-04-29 15:1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9日訊(記者 王亮) 一百多年前,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在黑龍江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活動,為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建立組織奠定了思想基礎,而這與東華學校的建立密不可分。

  東華學校始建於1918年4月1日,1923年改為公立東華學校,1926年改為東省特別區立第二中學。校址最初設在哈爾濱市道外濱江公園前二十道街路南,後遷至大水晶街濱江醫院東側,最後遷到許公路,也就是現在的南極街76號,道外區第一職業高中學院內。

  東華學校的創辦者是我國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鄧潔民。早期的共產黨員周恩來、馬駿等都在東華學校作過演講。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裡成為了馬克思主義在哈爾濱傳播的重要基地之一。

  鄧潔民,1890年出生於吉林賓州廳(現哈爾濱市賓縣),曾任濱江道臺衙門俄文通事。1909年赴北京匯文學校讀書,1912年轉入天津南開學校就讀。1914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在早稻田大學,鄧潔民結識了李大釗,二人同學法政,同住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宿捨。鄧潔民原籍河北樂亭,與李大釗是同鄉,更因志同道合二人親如兄弟。1917年回國後,抱著教育救國的願望,鄧潔民在哈爾濱籌辦東華學校。1918年4月1日,東華學校正式成立,鄧潔民任校長。

  『孕育東華之人文,用以引起國人對於東華之大注意。此時以教育奠基礎,以人纔蒔其子,異日企業發達,拓殖日闢,社會改進,政治刷新,愈將於此望發展焉。』這段寫在東華學校『緣起』中的文字,完整地說明了鄧潔民的教育救國思想。

  東華學校建立於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當時哈爾濱成為『紅色之路』的重要驛站,東華學校也成為國內革命志士前往蘇俄學習考察的驛站聯絡點。

  在哈爾濱辦學期間,鄧潔民曾借助東華學校掩護許多革命志士宣傳馬列主義,使其成為哈爾濱早期傳播馬列主義的重要基地。李大釗也曾經介紹一些赴蘇的共產主義者和共產黨員,經哈爾濱時到東華學校住宿或求助鄧潔民,該學校曾一度成為中國共產黨赴蘇人員的落腳處。

  周恩來、馬駿、張太雷等人都住過該學校。當年哈爾濱晨光報記者韓迭生回憶這段往事時說:『自從馬駿來哈,東華學校就成了進步人士落腳的地方。』

  1922年鄧潔民遭到東北當局的通緝、1926年4月病逝於天津。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