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30日訊 這幾天,克山縣雙河鎮巨心村裡來了不少收菜的客商,經過一個多月的辛勤勞動,蒲公英已陸續成熟進入采摘期,而蒲公英的價格也高達每斤15元。高額的回報,讓蒲公英種植成為巨心村增收的一大亮點。
上午八點,當記者來到巨心村趙淑清家裡的時候,扣在院子裡的地膜已經被掀起,裡面長滿了綠油油的蒲公英,而周邊幫忙的村民正在收獲鮮嫩的蒲公英。
蒲公英的種子是哪裡來的?一年能出幾茬?每年能賣多少錢?記者一連串問出了好幾個問題。
『種子是去年秋天的時候,在野外采摘的野生種子。一年能夠采摘兩茬,這是今年第一茬,也是價格最高的時候。』趙淑清一邊忙著手裡的農活,一邊向記者介紹。
跟隨忙碌的趙淑清走進屋裡,發現根本沒有一處落腳的地方。剛剛采摘的蒲公英帶著根上的泥土,擺滿了地面和桌子,而左鄰右捨的鄉親們,正在幫著挑選蒲公英。
『蘸醬菜』是東北市民餐桌上的一道『名菜』。而蒲公英更是這盤『名菜』中不可替代的一種菜品。清熱去火的功效,讓蒲公英價格不斷上漲。而巨心村裡的百姓通過房前屋後種植蒲公英,年收入達到了3000以上。
『大家加把勁,晚上收菜的車就要來了,要不然訂單該完不成了。』趙淑清一邊笑著,一邊鼓勵大家加把勁。趙淑清告訴記者,這幾天正是蒲公英收獲的季節,左鄰右捨誰家要賣蒲公英的時候,都互相進行幫忙,這樣不僅節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巨心村黨支部書記石長林告訴記者,村裡如今有70多戶人家種植蒲公英,半畝地能夠收獲蒲公英300多斤,每斤的價格從10元到15元不等。而且種植蒲公英的地塊還可以套種大白菜、香菜等農作物,一年下來每畝地的純收入能達到5000多元。
離開趙淑清家裡,記者又來到村民趙進華家,看到他家種植的蒲公英明顯要比趙淑清家裡的矮不少。趙進華告訴記者,大家種植蒲公英都是相互商量著進行提前延後『錯峰種植』。也就是說,趙淑清等菜農種植的蒲公英,這幾天就開始陸續上市,三天後賣光,趙進華等菜農種植的蒲公英開始采摘接續上市,盡量延長市場的供應時間。
石長林介紹,村裡的百姓通過種植蒲公英,讓庭院經濟發揮出了最大的效益,而且也讓村裡的綠色蔬菜成為了搶手貨。未來,村裡還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與醫藥行業合作,開發蒲公英更多的用途。不出三五年,吹散的蒲公英將會變成滿天星,散落在更多地方,生根發芽,帶動更多的村莊、更多的貧困戶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