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愛輝區 繪就興邊富民壯美畫卷
2021-05-07 16:03:00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韓玉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7日訊 愛輝區堅持把興邊富民作為發展邊疆經濟、維護民族團結、鞏固邊防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大事、要事來抓,制定了重點工作推進方案,建立了工作推進機制,搭建了各層面交流平臺,形成了上下貫通、左右相連、縱橫交錯、統一協調的工作網絡,一幅民生改善、民心凝聚、民族團結、邊防穩固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實現產業興邊

  愛輝區依托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現實基礎,抓農業、強工業、優產業,構建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全域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三品一標』認證數量增至128個,面積發展到13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50萬畝大豆標准化生產基地通過國家驗收,『璦琿大豆』『璦琿面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獲批『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增至5萬畝,連續兩年獲評全省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示范縣。以項目建設撬動產業昇級,20個『百大項目』開復工率100%,完成投資10.5億元,完成率124%,排名全市第一。實施招商引資『虎躍計劃』,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7億元。投入3億元實施第三屆全省旅發大會重點項目近百項,構建了北有品牌自駕、民俗風情,南有璦琿鄉野、驛路文化的全域旅游基本格局,璦琿鄉野公園榮獲全國最佳文旅目的地振興示范獎,入選全省鄉居旅游目的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強基固邊

  這個區堅持把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作為推進興邊富民的基礎保障,大力實施城鄉、水利、交通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圍繞海蘭街兩側小區進行精細化提昇,一次性解決牆體破舊、地面塌陷、違建佔道等問題,成為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樣板工程。打造標准化社區建設,推進武廟屯、熱電、金融、鹿源春、福龍5個社區基礎設施提檔昇級。實施第五小學教學樓、璦琿研學營地等新建改造項目21個,完成第五中學教學樓續建工程,實現了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實施婦幼保健院易地新建、10個村衛生所新建和3.0T核磁、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購置等項目,醫療服務硬件條件全面改善。實施中心敬老院康養綜合樓(3號樓)項目,進一步提高公共養老服務水平。實施農村飲水維修改造工程,7個村屯700餘人受益,有效提高群眾用水質量。農村公路昇級10.3公裡,農村公路通達率、通暢率100%。

  提昇社會保障水平 實現民生安邊

  愛輝區集中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民生支出預計23億元,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攀昇。實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十項』提質工程,投入5626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實施扶貧項目49個,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各項保障政策40餘項。設立疫情防貧保障金500萬元、扶貧車間兩個,扶持引導352戶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283名貧困群眾從事公益崗位務工增收,524名貧困群眾獲得疫情防貧保障資金,近1/4貧困群眾得到社會團體和個人幫助,全區貧困群眾人均產業率達2.17個,人均純收入增至15721元,是省定脫貧標准的3.91倍。發放城鄉醫療救助、居民醫療保險等補助5380萬元,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標准實現城鄉一體化。

  持續建設秀美家園 實現生態護邊

  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完成國有造林1萬畝,森林撫育23萬畝,植被生態質量達到近20年最優水平。投入資金960萬元全面提昇森防能力建設,實現連續29個防期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狠抓秸稈露天焚燒,實現零火點,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空氣環境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前列,入選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對137條河流實行『保姆式』管護,三個鎮污水處理站實現穩定運營,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穩定達標,主要河流斷面均優於III類水體並持續保持穩定。打造勝山、大平、樺皮窯美麗林場,璦琿村、外四道溝村、坤站村、新生村、小烏斯力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深化民族團結創建 實現團結穩邊

  加大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力度,在長海社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進社區主題黨日活動,在黑河好八連開展民族團結進步進軍營系列活動,在世紀廣場開展了『做石榴籽·鑄中華魂』集中宣傳日活動。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舉辦了璦琿上元節、新生古倫木沓節、坤河庫木勒節、四嘉子莫勒真大會和頒金節等民俗節慶活動,市級以上非遺傳承項目及傳承人數量分別增至15個和30個,成為全省最多的縣區。全面落實民族政策,對少數民族『五保戶』和困難老人集中供養,農村少數民族群眾到區級醫院就診住院床位費、輔助檢查費減免10%,鄂倫春族群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全部由財政代繳。在璦琿鄉野公園沿線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廊帶,確定民族團結進步『十進』創建典型20多個,以點帶面帶動創建工作全面展開,區委統戰部、區發改局、坤河邊境派出所被授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