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8日訊 日前,記者從市檢察院獲悉,為進一步推進我市的生態環境、營商環境和法治環境建設,市檢察院與大慶市信訪局共同簽訂《關於進一步加強公益保護協作的意見》,針對社會各界群眾反映的本市公益案件線索,今後,信訪部門在受理時可以同步移送檢察機關。檢察機關在依法辦案同時,也將積極參與公益訴訟領域信訪問題調處化解。
那麼,接訪中哪些案件可直接移送檢察機關?據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劉廣輝介紹,信訪局在接訪工作中,如遇到涉及以下問題的案件,可直接移送檢察機關處理。具體包括:行政機關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四大法定領域,以及烈士名譽權保護、安全生產、公共安全、生物安全、公共衛生、婦女兒童及殘疾人權益保護、網絡侵害、扶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等新領域公益損害類問題線索。
信訪局在信訪處理過程中,發現的公益訴訟線索,應當及時移送至檢察機關,檢察機關應在7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移送、指定管轄等決定,作出處理決定後3日內向信訪部門反饋;對提起公益訴訟的,在結案後7日內向信訪部門反饋。
借助信訪平臺貼近群眾優勢,檢察機關可獲取最直接的群眾意見和訴求,這樣的聯動機制,可有效拓寬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案件線索來源,讓檢察機關切實為群眾解決煩心事。信訪部門受理公益訴訟領域重大疑難復雜信訪事項後,可通過該機制,聯手檢察機關依法介入,提供法律支持,共同推動信訪事項得到有效化解。
『以上措施也是市檢察院推動檢察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的重要舉措。』劉廣輝介紹說,大慶檢察以推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切入,以會簽文件的形式整合信訪、檢察兩個平臺資源,發揮兩家職能,快速將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信訪突出問題導入法律程序,通過訴前磋商、制發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方式促進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使公益損害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市民如發現公益案件線索,既可向信訪部門反映,也可向市檢察院直接反映。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郵箱:dqjcgyss@163.com,通信地址:大慶市薩爾圖區經三街8號,郵編:16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