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百名主播講黨史 | 龍廣電主播王秋馥帶您重溫哈飛逐夢藍天的風雨歷程
2021-05-08 16:57:09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航空工業哈飛展館,這座800平方米的歷史文化展廳,記載了我國直昇機工業的搖籃——航空工業哈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70多年來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歷程,梳理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軌跡。

  1948年8月,在解放戰爭硝煙未散之際,航空工業哈飛創建於哈爾濱南郊侵華日軍731細菌部隊的遺址上。從最初的炮彈生產到飛機修理,再到將新中國第一架直昇機送上藍天,他們僅僅用了10年時間。由哈飛生產的新中國第一架直昇機——直5,實現了中國直昇機工業從無到有的跨越。

  時間回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那時中國的直昇機工業還是一張白紙,研制生產自己的直昇機,對年輕的共和國來說,迫在眉睫,黨中央決定從全國各地抽調共產黨員和最優秀的技術人纔集結哈爾濱。以米-4直昇機為藍本,哈飛人25天就繪制了25000張藍圖,兩個月制造了1000多套工裝。在黨員帶領下,整個研發團隊嘔心瀝血、日夜奮戰,1958年12月14日,直5直昇機首飛成功,共和國的直昇機工業從此誕生!

  在這之後的十幾年中,哈飛人奮發圖強,又研制出了直5系列直昇機,並成功仿制和研制了轟5和轟6等多種型號的轟炸機,填補了我國直昇機、轟炸機的空白。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曾多次乘坐直5視察大江南北。八十年代初,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軍隊現代化建設急需更新更好的直昇機,哈飛引進法國『海豚』直昇機的專利,從最初合作生產,到最終完全國產化。

  直9直昇機的誕生,標志著中國直昇機工業實現與世界接軌。1992年1月16日,首架國產化『直9』首飛成功,中國直昇機工業一舉前進30年。

  此後,經過不斷改進改型,『直9』孵化出軍民兩大系列30餘個型號,形成了中國第一代武裝直昇機,這些直昇機在極地科考、亞丁灣護航、奧運安保等重大任務中屢立戰功。1997年7月1日,承載著國人百年夢想的『直9』順利進駐香港,揚我軍魂,壯我國威!哈飛人把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與驕傲,再一次書寫在藍天之上!

  同樣誕生於八十年代,由哈飛率先按照國際適航條例自主研制的運12飛機,則走出了一條『中國制造』飛向世界的道路。在之後的30多年中,哈飛不斷對運12系列機型進行改進,實現系列化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14個國家的型號合格證、認可證,向30餘個國家和地區銷售200餘架,運12飛機成為中國出口海外最多的國產飛機。

  進入新世紀後,哈飛的型號自主和關鍵技術研發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直19、直19E,AC312E、AC352等多款軍用、民用直昇機和新一代渦槳通用飛機運12F紛紛問世,產品全面實現昇級換代,形成了以『直9系列、直19』軍用直昇機,『AC312系列、AC352』民用直昇機和『運12E、運12F』固定翼飛機為代表的產品體系。

  今天,在我國的每一次重大閱兵中,幾乎都能看到哈飛研制的機型。在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中,凝聚著哈飛人智慧和心血的3個型號34架直昇機飛越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作為黑龍江航空產業的龍頭企業,經過70多年的發展,哈飛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直昇機、通用飛機和先進航空復合材料研發制造基地,累計將2700餘架直昇機、通用飛機送上藍天。在戰爭廢墟上誕生,從共和國晨光中崛起,哈飛以航空報國的赤子之心鑄國之重器,以航空強國的使命擔當捍國之尊嚴。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