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2日訊(記者陳顯春 許諾 王亮) 日前,『與有榮焉,因你之名——追尋先烈足跡尋訪英雄同名城』大型融媒主題采訪走進黑龍江省尚志市。東北網邀請到尚志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喜斌,黑龍江省東北抗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延功兩位專家,做客直播間講述趙尚志的故事。

東北網主持人:采訪團今天跟隨兩位專家走訪了尚志市烏吉密鄉三股流村,珠河反日游擊隊成立的地方,又走進了趙尚志戰斗過的地方。下午,全國五大媒體聯動在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進行了直播。網友想更深入了解尚志市,幫我們介紹一下尚志市的命名情況?
劉延功:尚志市在金代時,是大金國采集烏珠的地方,盛產河蚌,盛產的黑色珍珠非常金貴,供應大金國朝廷使用。清朝建立以後,作為發祥地,把這裡奉為女真聖地。
1922年設治,1927年設置尚志的前身珠河縣。1933年趙尚志將軍孤身一人來到尚志,組建了珠河東北反日游擊隊,從最初的13個人,到1935年發展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達到了6000多人。當時珠河縣人口還不到12萬人,我們計算過,大概有不到2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跟隨著趙尚志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參加抗日戰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8月19日,珠河正式解放。1946年11月26日,為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和他所領導的抗日將士在珠河縣的豐功偉績,珠河縣第一次農工代表會議通過決議,將珠河縣改為尚志縣。自此,珠河縣正式改為尚志縣。1947年獲得批准。198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尚志縣,設置尚志市。
東北網主持人:冰趟子戰役,又名『黑風口阻擊戰』,是著名抗日將領趙尚志指揮的戰役,也是東北抗聯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伏擊日寇的戰斗,日偽軍死傷300多人。抗聯繳獲大批槍支彈藥和米肉、服裝、軍毯等物資,為繼續西征開闢了通道。趙尚志來到了尚志市,都進行了哪些戰役?
周喜斌:趙尚志率領部隊在白山黑水之間抗擊日寇,使敵人聞風喪膽。他指揮了著名的『肖田地突圍』、以少勝多的『冰趟子戰斗』等,使敵人驚呼『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懸賞『一兩骨頭一兩金、一兩血肉一兩銀』捕殺趙尚志。
『肖田地突圍』就發生尚志市,1934年11月,由趙尚志指揮。在趙尚志主動進攻、先機制敵的戰例中,肖田地戰役最具代表性,日軍頭目曾慨嘆:此戰必有名將指揮,並驚奇地稱:『肖田地突圍,是德國聯軍式的退卻!』
劉延功:在趙尚志的領導下,經過數十次戰斗,哈東抗日根據地迅速發展壯大,區域比原來擴大三倍。日軍憑借武力消滅趙尚志游擊隊的幻想破滅後,就采取特務暗殺、離間、抓抗屬等毒辣手段,先後暗殺游擊隊領導人李啟東,挑撥『黃炮』、『九江』隊叛變,用飛機到處空投『勸降書』,妄圖瓦解抗日武裝。同時,日寇預謀從秋季開始,以駐哈爾濱日軍守備隊為主力,調集幾千日偽軍,包圍哈東地區,切斷交通要道,實行分片進攻,提出『只打趙尚志,不打胡子』的口號,妄圖把反日武裝各個擊破。
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趙尚志率領哈東支隊四處主動出擊。據敵偽資料統計,僅1934年8月,我軍就襲擊敵鐵路交通線站91次,脫軌翻車16次,斃敵46名,傷102名,損失130萬元。9月,趙尚志率部攻佔『五常堡』;化裝成偽軍,智取了『四道河子』;後又攻佔『八家子』、『梨樹溝』、『方成崗』等地,不僅解決我軍冬季軍需物資,打擊漢奸惡霸,也使根據地得到進一步鞏固、擴大。
1934年11月,3000餘名日偽軍『圍剿』我軍,趙尚志率領哈東支隊靈活機動,跳出重圍,越過威虎嶺北上,到外線擾亂敵人,威脅敵後,積極休整,並派小部隊襲擊、拖疲、拖垮進犯根據地的敵人。待進攻根據地的敵人精疲力盡,趙尚志率騎兵主力200多人,迅速返回根據地。
當趙尚志率部行至方正與賓縣交界處的肖田地附近山溝,准備分散宿營時,突然與日軍望月部隊及偽軍約700餘人相遇,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斗。
由於敵軍首先發現我軍,准備充分,佔據了有利地形,仗著武器裝備上的優勢,搶先開火,使我軍一開始就處在極其危險境地。時值下午,槍聲一響,日軍成群結隊已衝到司令部的大院前,趙尚志面對強敵,鎮定自若,指揮戰士們一連打退敵人的幾次衝鋒。
日軍指揮官望月,一見硬攻不成,馬上指揮眾多的日偽軍,改取包圍陣勢。戰斗一直打到天黑。
戰斗中,在敵軍炮火猛烈轟擊下,包圍圈逐漸縮小,趙尚志的右手腕中彈負傷,血流不止,戰馬跑失了。但趙尚志在危急中,表現十分沈著冷靜,他忍著傷痛,命令幾名騎術好的戰士,趁黑夜,帶著30多匹戰馬,突然從日軍和偽軍結合部強行突圍。主力仍在原陣地隱蔽不動。當勇士們帶著戰馬群闖過敵陣後,敵人誤認為我軍全部突出重圍,便集中大批兵力,火力脫離陣地,追擊找突圍馬群,趙尚志指揮戰士們立刻跟進猛攻敵背,追擊的敵軍頓時大亂,死傷無數。我軍乘機突出包圍,秩序井然地一隊隊轉移。日軍司令曾十分感嘆地說: 『此戰必有名將指揮』。
東北網主持人:尚志市現存的以英雄命名的地方都有哪些?
劉延功:目前,尚志市有尚志中學,尚志小學,尚志路,葦河鎮還有尚志村,『尚志』已經成為62萬人民的精神符號,時刻流淌在人民的血液中。
尚志老百姓對英烈的遺存都非常重視,目前交通壕和炮臺80多年了,仍然被保存在密林當中,沒被開墾成土地,沒有受到人為破壞。還有兵工廠遺址,木棧道等仍在懸崖上,這是對先烈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