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再添新功!哈工大助力天問一號登陸火星
2021-05-17 09:21:35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5月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立項,計劃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天問一號探測器於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實施火星捕獲,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

  2月24日探測器進入火星停泊軌道,開展了為期約3個月的環繞探測,為順利著陸火星奠定了基礎。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著陸,使我國成為第二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哈工大人在逐夢航天的道路上從未缺席!

  根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總體任務需求,哈工大航天學院冷勁松教授團隊基於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形狀記憶聚合物復合材料,研制了中國國旗鎖緊展開機構、變結構鎖定及多級伸展結構和落火監視相機轉動裝置共3 個產品,通過精細的力學理論分析、巧妙的智能結構設計和多次反復迭代的極端環境試驗驗證,解決了低溫、輻照等極端惡劣使役環境下,長時間鎖定、低衝擊可靠展開的關鍵技術難題。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形狀記憶聚合物復合材料結構在深空探測工程中的應用,標志著我國在智能材料及其在航天器結構的應用領域處於國際前列。

  哈工大航天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系航天器控制團隊參與了火星環繞器制動捕獲方案論證與關鍵技術攻關。針對定向捕獲、勻速捕獲、變速捕獲等多種捕獲方案,團隊進行了深入的對比分析,攻克了環繞器制動點火姿態建立、大角度姿態機動方案設計、制動捕獲方案優化以及制動捕獲過程中的姿態穩定控制方案設計等多項關鍵技術問題,為火星環繞器制動捕獲任務的成功提供了技術支橕。

  2020年10月1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圖像上的五星紅旗光彩奪目,這抹鮮艷的中國紅出自哈工大化工與化學學院吳曉宏教授團隊。吳曉宏教授團隊經過一系列科研攻關,開發出集抗輻照、低揮發和耐高低溫交變等性能於一體的國旗用特種功能材料,並經特殊工藝套印在鋁板上,國旗在經歷了輻照、高低溫交變、低溫存儲、粘合脫落等多重試驗考核後,纔最終安裝在探測器側面。

  此外,哈工大科研團隊在火星車移動系統方面的研究成果用於天問一號探測器。哈工大威海校區邵春濤老師負責的與『火星EDL過程仿真』和『火星車GNC模擬』相關的兩個課題分別為火星探測器安全著陸以及後續的火星車巡視探測提供了有力支橕。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