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春天的回響 | 發展現代農業 端穩中國飯碗
2021-05-18 22:31:0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指出,『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中國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五年來,黑龍江牢記總書記囑托,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不斷提昇現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不斷提昇現代農業的質量效益,為中國飯碗裡裝上更多的優質龍江糧。

  在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大興農場,通過運用衛星平地技術,將溝渠、路、埂、高崗、低窪等影響耕作的障礙因素進行統一規劃,把過去相對小的格田,改造成15畝以上的標准大格田,形成『一路貫中、兩側為田、四周圍渠』的農田規劃新模式。

  北大荒集團大興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胡春光說:『現在不用挑苗的人員了,用機車直接保苗,把插秧機拉到機車前面,大大節省了人力,也節約了資金,原來插秧需要八到九人,現在三、四個人就可以了。』

  北大荒集團大興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博說:『2019年全農場耕地規模大概6萬畝左右,現在通過改造,增加土地面積2000多畝地,每年為職工和農場增收約800萬元以上。』

  為讓『中國飯碗』分量更足,五年來,黑龍江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打出了現代農業發展組合拳。即使面對2020年的疫情和三場臺風的考驗,龍江糧食生產依然實現『十七連豐』,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保持全國第一。2020年,全省糧食總產達1508.2億斤,佔全國的1/9。

  截至2020年末,全省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8116.5萬畝。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8%,高出全國28個百分點,穩居全國首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8.3%,高出全國8.3個百分點。全省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8%以上。

  藏糧於『技』,也要藏糧於『地』,肥沃黑土是『中華糧倉』殷實的『家底兒』。在龍江縣超越現代農機合作社,不但玉米苗壯棒粗,通過免耕播種等保護性耕作方式,蚯蚓回到了田地裡。

  五年來,黑龍江全力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累計落實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面積522.6萬畝,全省耕地質量平均等級3.46等,高出東北黑土區0.13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3倍。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累計達4545 .3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

  糧食安全,更需要品質安全。『中華糧倉』正在打造全國『綠色菜園』『綠色廚房』,2020年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8513.7萬畝,比2015年增長16.48%,佔全國認證面積的1/5。

  在綏化市北林區張維鎮,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結晶糖加工企業——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把金燦燦的玉米變成結晶糖;在距離它50多公裡的綏化市經濟開發區,昊天玉米開發公司源源不斷地把玉米變成了淀粉、糖漿等系列產品,而擁有世界最大的輔?Q10生產線的新和成科技公司晝夜趕工,輔?Q10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五年來,黑龍江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吃乾榨淨』出精品,努力把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成第一支柱產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612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2961.3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3%,糧食加工轉化率達68.3%。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龐海濤說:『緊扣「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努力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核心區,實施現代種業創新工程,打好種業翻身仗;高質量構建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全面提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春天的回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