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松花江上·百年印記 |肇源水田新變化
2021-05-19 19:0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9日訊(記者 王亮)肇源縣茂興鎮地處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的交匯處。在這個水域開闊,水質優良,多種魚類自然生長的好地方,1987年出生於當權村的孫加樂,敢闖敢乾,帶領村民成立合作社,走出一條特色農業發展之路。

  18日上午,在茂興鎮三岔河,記者見到了孫加樂。由於常年奔走在田間地頭,皮膚被曬的有點黑,為人爽快的她被村民親切地稱呼為『樂姐』,閑談中,多次提及她的無人機團隊以及合作社的生產托管服務。

孫加樂展示合作社的品牌大米。

  『我的爺爺那個時候經歷肇源縣旱田改水田的歷史,靠著松花江水,我們一家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改善。』孫加樂告訴記者,經過多次創業,賺取第一桶金後,於2013年帶頭成立了民樂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本想著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年底卻虧本了。然而她並沒有放棄,經過8年的發展,帶動社員從最初的26戶到現在的183戶,服務水田面積從3000畝到現在到近2萬畝。

  孫加樂創業的『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2013年,她就開始自費去北京學習農業生產相關知識。當記者問她,中間有沒有想過放棄時,她表示有過,但是想起有那些信任自己的村民,她不能放棄,有時自己也會迷茫,就出去培訓學習,這些年學習費用達到了20萬元。

  學習的是理論知識,也需要用實踐來驗證。2017年,為破解水田生產環節多等問題,她以無人機為切入,開發水田全環節服務領域,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無人機作業的『飛手』不光能操作無人機,也都可以獨立操作一套插秧機和收割機。孫加樂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前農戶一天噴灑作業面積也就幾十畝,而現在每臺無人機每天能達1000多畝,在噴灑葉面肥時去年有一天最高達到2400畝。

  據了解,孫加樂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大慶市躍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他們著力打造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愛農業的專業化新農業服務隊伍。歷經發展,在肇源縣建設了第一個基站,RTK導航網絡,實現厘米級定位。無人機從18臺到58臺,水田飛防服務面積從10萬畝到45萬畝,累計面積從30萬畝次到現在130萬畝次,覆蓋肇源縣10個鄉鎮場,累計服務小農戶近5500戶,帶動了116個勞動力就業。

孫加樂向記者展示茂興鎮當權智慧農場,作業記錄清晰可見。

  張國鋒就是合作社的一員,今年種植300多畝水稻,種植稻花香等優質品種。他告訴記者,入社後基本不愁賣糧,他們會幫忙銷售。最重要的是在農業生產時,跟以前相比省事多了。像他家的地,往年噴灑作業時,一天也就能作業幾十畝地,而現在采用每畝服務費3元的無人機植保作業,不到一天就完成了。

  2020年,孫加樂帶頭成立了三岔河萬畝方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聯社,包含3家合作社、12個家庭農場、139戶種糧大戶。談及未來,孫加樂表示,之所以成立合作社聯社,就是要致力於打造一個橫向一體化縱向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充分整合資源更好的推進土地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服務落地,把小農戶乾不了,乾不好,自己乾不劃算的環節交給服務組織來完成。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松花江上·百年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