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5日訊(記者 許諾)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把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貫通起來,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讓革命文物講好黨史故事,展現新時代風采,在黨員、群眾中熱起來。
目前,省文旅廳著眼黑龍江省抗日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前後革命文物眾多的特點,深入研究革命文物保護傳承和抗聯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的具體措施,制定紅色旅游與抗聯文化公園發展計劃,加大抗聯遺址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文物保護地方法規,通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精品工程和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工程,重點加強新中國成立前後黑龍江省區域史的文物資源調查、研究和保護工作,讓革命文物『紅』起來。
目前,黑龍江省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546處,可移動革命文物34565件(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依托革命文物資源全省共建有博物館、紀念館40座。加強重大保護項目建設,重點實施東北民主聯軍前線指揮部舊址等全國重點文物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程、安防工程建設,開展國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定、文物安全培訓等工作,推動了革命文物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成立黑龍江省抗戰文物單位聯盟,籌備成立革命文物處,推動革命文物大市、大縣充實革命文物機構隊伍、履行革命文物保護管理職能,利用『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時機,舉辦『保護革命文物,傳承紅色基因』革命文物宣傳展示周等主題活動100餘場,群眾文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濃厚社會氛圍逐步形成。
省文旅廳以『黨在我心中』為主題,通過組織系列紅色專題展覽、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賡續革命精神。在全省開展『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專題巡展,傳承紅色基因。在東北烈士紀念館舉辦『紅色記憶——建黨百年黑龍江革命文物、文獻展』,展示1921年至1949年黨領導龍江人民浴血奮戰、建設改革的歷史文獻、檔案和可移動革命文物。在中共黑龍江歷史紀念館舉辦《紅旗·黑土·豐碑》主題展覽,展示黨帶領黑龍江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在省民族博物館舉辦『新中國成立以來赫哲族社會發展輝煌歷程專題展』,展示黨領導下的民族大團結大和諧大進步。線上播出『中東鐵路紅色交通線——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題展等活動,在重溫歷史中汲取信仰力量,在緬懷先輩中傳承紅色精神,在撫今追昔中激發昂揚斗志。
圍繞展示抗聯歷史、烈士事跡、革命遺址和文物,出版《東北抗日烈士傳》(三冊)等作品30餘部,深入闡釋龍江『四大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組織全省藝術骨乾創作30部新劇,打造一批蘊藏厚重龍江精神、承載閃光的色基因、彰顯地道龍江韻味的優秀舞臺藝術佳作,謳歌建黨偉業和歷史豐碑,並采取劇場與雲端相補充、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省會與市地相聯動的方式在全省組織展演,唱響愛黨愛國愛龍江、團結奮進謀振興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