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農業生產『十七連豐』,糧食產量連續十年全國第一;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用『鋼牙啃硬骨頭』,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五年來,黑龍江省瞄准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目標滾石上山,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努力轉方式調結構,發展現代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進乾部作風,以一系列『組合拳』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轉方式調結構,做好『三篇大文章』
面對產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纔偏少等制約因素,黑龍江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
改造昇級『老字號』,讓『老樹發出新枝』。『我們水壓機鍛造廠訂貨量現在非常多,前幾個月都實現了月產鍛件1萬噸、鋼水1萬5千噸。』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鍛造廠廠長許四海說。
前幾年,『老字號』中國一重虧損嚴重,業績大幅下滑。怎麼辦?創新驅動成為中國一重穩步增長和轉型昇級的『密鑰』。2017年中國一重扭虧為盈,今年一季度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1%。在中國一重,創新工作室幾乎覆蓋全部制造廠,車間牆上,隨處可以看到創新工作室的課題跟蹤表。
深度開發『原字號』,就是要推動傳統優勢產業鏈條向下游延伸。2021年1月,大慶高新區與北京一家企業簽訂《相變儲能材料項目合作協議書》,30萬噸/年新型相變儲能材料項目落戶高新區。這一項目可承接大慶煉化公司液蠟原料,能讓石蠟產品實現本地化利用,並發展下游項目。『原字號』大慶油田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和『油城』發展轉型,從2020年8月底開始,多個『油頭』項目相繼投產。

與此同時,『化尾』原料承接加快。在建的大慶宏偉慶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從去年10月底開始,每天承接200噸至400噸混合碳四原料;大慶億鑫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從去年11月起,每天承接500噸混合二甲苯原料……統計顯示,僅去年一年中,大慶『化尾』項目簽約落地102個、開工建設90個、投產試生產53個,項目全部投產後,可實現新增化工原料『吃乾榨淨』。
『新字號』高科技互聯網企業在『中國東北角』逐漸壯大。哈爾濱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移動安全引擎供應商之一,累計為十幾億部智能終端和數十萬臺網絡設備提供了安全防護。近年來,安天科技通過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合作,吸引了很多碩士生、博士生來發展。安天科技創始人、首席架構師肖新光說,安天科技的反病毒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並陸續替代進口,秘訣是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發揮人纔優勢。

2018年,黑龍江啟動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一批『新字號』企業應時而生,神舟航天器、嫦娥探月工程、C919大飛機、國產首艘航母等一批『國之重器』,都有黑龍江科技企業的貢獻。2018年至去年底,黑龍江省新成立科技型企業1.3萬家。目前,黑龍江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932家,是『十二五』期末的2.79倍,新產業新業態呈現集群式成長。
2016年以來,黑龍江省紮實推進『三篇大文章』,推動新舊發展動能轉換集聚,使黑龍江省產業結構層次、生產力水平實現較大躍昇。黑龍江省各部門梳理出『老字號』企業260家、『原字號』企業1800多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企業325家,它們成為全省經濟發展重點關注和扶持的對象。做好『三篇大文章』已成為黑龍江省振興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金鑰匙。
發展現代農業,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面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責任,農業大省黑龍江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
正值水田插秧時節,位於我國『東極』撫遠市的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在緊張地忙碌著。近年來,這家合作社發展綠色農業,創建了『玖成香米』『玖成鮮米』等品牌。合作社理事長袁勝海說,2021年,該合作社開展農業托管服務,為農戶代耕服務近3萬畝。
過去盯產量,現在盯市場,綠色發展理念在黑土地上越來越深入人心。從最初的幾畝地逐漸發展成1.5萬畝,黑龍江省肇州縣文忠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國文忠說:『現在大家綠色環保意識提高了,用有機肥的也越來越多,我這幾年化肥用量至少減了30%。』
近年來,黑龍江圍繞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推進農業『三減』。截至目前,黑龍江省農業『三減』高標准示范基地面積達到500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超8500萬畝,讓人們不僅吃得飽,還要吃得好。

優質農產品需要肥沃的土地來保障。面對不斷退化的黑土地,黑龍江省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調動農民積極性,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經過幾年探索,黑龍江省形成了以秸稈翻埋還田—黑土層保育模式、秸稈碎混還田—黑土層培育模式、『四免一松』—保護性耕作模式、坡耕控蝕增肥模式等四種子模式為主的黑土地保護的『龍江模式』,還創新實施『田長制』。『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累計落實黑土地保護示范區面積1000萬畝,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6%,耕地質量平均提高0.54個等級,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累計達4050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1.48%。
去年黑龍江糧食產量達1508.2億斤,佔全國糧食總產逾九分之一,農業現代化水平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進一步鞏固。截至2020年底,黑龍江農業綜合機械化率、科技貢獻率分別達到98%和68.3%,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居全國第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更多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黑龍江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
走進黑龍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迎面就能看到一棟棟赫哲新居,偶爾能聽到赫哲人演繹的赫哲族傳統民歌。在傳承弘揚赫哲族傳統文化同時,這裡還發展起旅游產業。2016年以來,八岔村累計接待游客6萬餘人次,旅游純收入30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
大興安嶺南麓片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覆蓋了黑龍江省11個縣,望奎縣就是其中之一。靠著駐村工作隊帶領村民走出的中藥材產業之路,望奎縣海豐鎮恭頭一村村民邊志富終於實現了脫貧致富。2020年,黑龍江省2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轉型發展,民生為要。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怎麼樣?林區生態保護怎麼樣?林場職工生活怎麼樣?走進伊春市溪水林場,農家樂老板劉養順正忙著張羅飯菜。他說,旺季那會兒想吃都得提前預訂,靠著這片綠水青山,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好了。
2020年伊春市本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81元,比2015年增長6037元;森林蓄積量3.64億立方米,比2015年增長0.62億立方米,年均淨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五年來,伊春市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31萬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達到83.8%。
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之一。棚改回遷戶李俊英在哈爾濱市東棵街住了30多年,老房子透寒、透風、漏雨等問題越來越嚴重。作為哈爾濱東部出城口較大規模的集中連片棚戶區,東棵街棚戶區老舊危房集中,道路、排水等城市基礎設施破損嚴重,群眾要求整體搬遷改造的意願十分強烈。
如今,在東棵街回遷安置項目現場可以看到,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施工景象。『早就盼著棚改了。』李俊英說,從去年東棵街棚改項目啟動施工以來,她隔三岔五就來工地轉一圈,看一看項目進展。
東棵街棚改項目是黑龍江省加快民生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2021年開春以來,黑龍江省一些重點民生項目陸續開復工。『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城鎮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效果顯著,惠及446.3萬戶居民;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別增長5.2%和7.8%。
改進乾部作風,用『鋼牙啃硬骨頭』
面對不少人習慣辦事『找人、找關系、走門子』等問題,黑龍江『鋼牙啃硬骨頭』,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把改進乾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
2019年初召開的黑龍江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提出,從『辦事不求人』的『小切口』入手,著力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大課題』,打響了『辦事不求人』改革延伸擴面的『發令槍』。
『從申請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不動產權證到拿到證書,不到20分鍾就辦完了,真沒想到這麼快!』哈爾濱市道外區民主鎮友誼村村民陳海樓拿到哈爾濱市頒發的首批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權證書後喜不自禁。目前,哈爾濱市已發布五批『辦事不求人』事項清單,覆蓋哈爾濱市全部1311個政府審批和服務事項。
在全國率先施行『以照為主,承諾代證』、在省內首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近兩年來,哈爾濱新區完成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的改革100多項,多項改革經驗在全省復制。持續的營商環境改革為哈爾濱新區發展提供了更大市場空間。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於海瀛說,新區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當天完成注冊,當天拿到執照,產品投產後還幫助推廣。2020年,哈爾濱新區新增企業6179戶,同比增長22.97%。
哈爾濱市把改善營商環境的切入點還放在了企業開辦高效便捷上,並以此縱深推進商事制度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先後壓縮至5天、2天、6小時以內,各環節辦理時限以小時計算,企業設立工商登記4小時以內完成。
新和成生物發酵產業園項目是綏化市招商引資的項目。這一項目從簽約到完成土地、環評等所有環節正式落地不到9個月。2018年5月初,項目一期工程如期開工,49個單體同步施工,不到6個月,主體全部封頂。一項項令人驚訝的『新和成速度』,讓來自浙江的新和成公司人員不由豎起大拇指。
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俞柏金說:『最開始我們確實也對「走出山海關」比較擔心,但如今我們來到黑龍江、來到綏化兩年多了,事實證明,我們來對了。』疫情防控期間,綏化市實行『鍵對鍵』『屏對屏』『點對點』的『線上辦』等方式,有效推動了政務服務方式和辦事方法的轉變,探索了『新和成速度』『落地即開工』等鮮活的服務企業成功案例。
近年來,黑龍江省著力建設工業強省、農業強省、科教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旅游強省,持續改進乾部作風,深化『放管服』改革,一項項以激活市場主體活力、便民利企為出發點的措施顯效,一批新項目陸續開工投產。2020年,黑龍江省各類市場主體增長6.7%,中國平安等世界500強企業超百億元項目紛紛落戶。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百大』項目建設正酣、招商引資精准推進……在系列組合拳之下,黑龍江省經濟加快發展。2021年一季度,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較快增長,增速達到13.9%,全省十大行業增加值全部實現正增長。
在加快振興發展的同時,還必須認識到,當前經濟總量不大、發展速度不快、發展質量不優、內生動力不足,仍是黑龍江省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十四五』時期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唯有不懈奮斗、心無旁騖地實乾,著力建設『六個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