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31日訊 『帶齊符合要求的材料,10多分鍾就能辦完抵押貸款手續,真是太方便了!』最近,大慶市民劉穎買了一套新房,她在建設銀行大慶分行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時,體驗到了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平臺的方便快捷。
近日,記者在大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親身體驗了一次不動產抵押登記的高效便捷。貸款申請人只需到銀行錄入相關信息後,銀行和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登簿,時長僅僅8分鍾,貸款人就可以離開銀行等待放款。
2018年12月以來,大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在全省率先將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延伸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80多個業務窗口,實行商業貸款和抵押登記『一窗受理,集成辦理』,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開創了不動產抵押貸款服務從按天計算到按分鍾計時的裡程碑,形成了群眾、企業、銀行、不動產登記機構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大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因此被共青團中央授予『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在2019年國家東北『三省一區』部分城市營商環境試評價中,大慶市登記財產類指標排名位列地級市第一名。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平臺搭建之前,大慶市民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需要先到銀行遞交材料,簽訂貸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然後與銀行工作人員一起到不動產登記窗口提交材料、申請辦理抵押,幾個工作日後,雙方要再去一次不動產登記窗口領取紙質登記證明,纔能給申請人放款。整個流程下來,一般要跑三四趟,用時三五天纔能辦完。
群眾反映抵押登記難,表面上是多個部門反復跑、相同材料重復交,背後的實質是存在嚴重的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化繁就簡的轉機隨即出現:2018年末,大慶市自然資源局主動對接,改變以往工作模式。打破彼此間的『信息孤島』,組建專班,協同發力,搭建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平臺,結合登記系統研發抵押登記模塊、信息查詢模塊、監管模塊和平臺維護模塊4大模塊,聯通不動產登記系統和金融業務系統,變『陌路人』為『一家親』。
『平臺建立以後,銀行一次性收齊全部材料,在線將信息推送給不動產登記機構,不用安排專人跑窗口、交材料。不動產登記機構10分鍾左右即可辦結業務,在線推送電子證明,我們就可以放款。對於銀行來說,除了增加放款效率,員工不用往返於登記機構,節省了人力成本;申請材料電子化,節約了紙張費用;有效防控了風險,如電子權證有利於防范證明造假等風險,以及抵押登記未落實等金融風險。』建設銀行大慶分行個人貸款中心主任程建君對記者說。
『共享實現了三方共贏。』對於不動產抵押登記新模式,大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張?這樣總結,『一是空間共享。在銀行設立服務點,市民可就近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避免多地奔波,更快獲得貸款。商業銀行也提高了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的效率,防范了貸款風險。二是數據共享。通過使用電子證明,實現證書信息數據部門間共享。據測算,實施電子證明後,群眾只進銀行『一扇門』即可辦結不動產抵押登記,與不動產登記機構『零跑動』,辦理貸款縮短3~5天。三是資源共享。開發不動產登記信貸直聯系統,既減少了數據重復錄入,也便於信息共享和查詢服務。』
政銀合作以來,雙方累計合作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近1.6萬件,發放貸款43.7億元,為金融機構、辦事群眾節約成本1000餘萬元。
此外,開放的數據共享系統在為各方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面臨著信息安全問題。『銀行既不能隨意查詢抵押人信息,也不能隨意使用依法查詢到的信息。』建設銀行大慶分行個人貸款中心主任程建君對記者說,政銀雙方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服務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落實『誰承辦、誰提起、誰負責』的要求,加強保密教育,嚴禁將查詢獲取的信息泄露和用於查詢請求事項之外的用途。
下一步,大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將與金融機構研究推進合作開展二手房轉移登記與抵押登記合並辦理、換發證及抵押登記合並辦理及查詢等其他類型業務;探索對轉貸、續貸、展期及涉及的簽訂不動產抵押合同、辦理抵押登記實行『一站式』服務,無縫對接轉貸、減少過橋資金、拓寬融資渠道等,力爭讓群眾辦事更加便利,切實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