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日訊 黑河市按照辦理環節最少、辦理時間最短、辦理成本最低、辦理材料最簡的標准,深化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系統優化審批流程,全面提昇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為加快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促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力支橕。
統籌協調,突出抓好線上、線下『兩條主線』。圍繞線上建系統、線下建框架兩條主線,做到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受理』。全面實行黑河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推動住建、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等多個部門協同合作,梳理認領省一體化平臺權限內服務事項52項,『應進必進』網辦率100%,逐步實現系統外無審批,審批全程留痕。在市政務服務大廳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設置與審批系統相匹配的觸摸屏查詢一體機和手機掃二維碼查詢評價系統,方便群眾查詢項目審批條件、流程、進度和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信息,為群眾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務。線下梳理工程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過程審批事項,將項目審批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四個審批階段,打破部門間互為前置、相互制約的現象。建立『一窗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和『1+N』服務模式,『一窗』綜合受理率100%,審批時限由255天縮短至76天。全力打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神經末梢』,進一步強化對社會投資項目領辦服務,所有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均壓縮至30個工作日,實現了審批時限大提速,建設項目快落地。
真抓實乾,牢牢抓住並聯審批、告知承諾『兩把鑰匙』。聚焦企業需求,通過審查前置要件模板化、各部門銜接無縫化、審批標准及承諾事項公開化,打通審批難點、堵點,做到部門審批『並聯跑』,項目開工『加速跑』。進一步優化重塑審批流程,大力壓減事項總數,制定統一辦事指南,每個階段整合為只填一張申請表。明確各階段並聯辦理事項和辦理時限,實行『一家牽頭、並聯審批、限時辦結』,實現每個階段事項並聯在同一時限內完成。推動工程圖審改革,制定政府投資項目、非工業廠房和倉儲項目、工業廠房和倉儲項目、市政基礎設施、裝飾裝修五類流程圖。提前介入、先期助跑,在審批第三階段即施工許可階段,將工程報建和直發包手續合並辦理,將質量和安全監督手續提前並聯至第二階段即工程建設許可階段辦理,對繳費事項和能夠實現的承諾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對社會投資項目實施全過程『保姆式』領辦服務制度,主動服務、貼近企業,千方百計為加快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創造條件。指導企業准備材料,確保建設單位取得工程建設規劃許可後3個工作日內取得施工許可,施工許可階段審批時限由省確定的最長22個工作日進一步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在2020年營商環境評價期內的10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從獲得用地許可到施工許可總用時均控制在30個工作日內,最快的僅用時14個工作日,市場主體獲得感明顯增強,做到了服務更有溫度、辦事更有速度。
閉環管理,規范審批運行、協調監管『一套機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制定出臺了《黑河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關於黑河市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實施『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制』方案(試行)的通知》等26個指導文件,進一步規范從審批到事中、事後監管和各方參與主體行為。率先在全省出臺《黑河住建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手冊》和《黑河社會投資(房地產開發)服務手冊》,將改革成果公開公示,明確審批程序、要件、責任和時限。統一審批管理體系,出臺《社會投資(非工業廠房和倉儲類)審批服務手冊》,以一般遵循先例模板為原則,研究制定審批前置要件模板式清單,實現辦事要件審查內容標准化、模板化、公開化。規范業務操作行為,審批人員按照清單、模板逐項核對審批,減少自由裁量權,提高建設單位一次通過率。統一監管方式,建立以差異化分類監管為主要手段,信用監管為基礎的監管機制,制定審核、記錄、抽查、懲戒等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實施全流程網上監管,審批環節全程跟蹤督辦,控制審批時間節點,實行『亮燈』管理制度和實名管理制度。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如有違規行為,記入不良行為記錄,利用信用中國、信用龍江、信用黑河等管理平臺進行公布和聯動,達到違規企業『一處違規、處處受限』的震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