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訊(記者 楊帆)8日,2021年高考第二日考試結束。記者采訪到哈師大附中生物教師曹陽。曹老師認為,2021高考生物圍繞『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立足生物學科本質,深化考試內容改革,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仍然保持了近幾年的試題風格,以穩為主,穩中有進,充分體現出了高考評價體系中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題目的設置有效區分不同知識水平和能力層次的學生,體現了高考試題的選拔功能,對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試題分布
2021年的高考生物試卷在考查形式上並未改變,結構依然延續前幾年的布局,其中必修一佔29分,必修二佔22分,必修三佔24分,選修部分(二選一)佔15分。
試題內容幾乎涵蓋了高中生物所有重要考點,題目命制注重基礎,試題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果蠅的有絲分裂(第1題),教材實驗(第2題),細胞中水的作用(第3題),興奮的傳導及傳遞(第4題),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第5題),遺傳規律(第6題),光合作用及實驗設計(第29題),生態競爭(第30題),動物激素種類及作用(第31題),遺傳圖解及概率計算(第32題),醬油的制作流程(第37題),基因工程(第38題)。
據介紹,試題呈如下特點:
1.重視基礎知識考查
2021年高考生物依據課程標准,考查學生對生物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加強對基礎內容的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生物思維的形成和深化。比如試卷中第1、3、4、38題,分別考查了對有絲分裂,細胞呼吸及水的種類,興奮傳導和傳遞,啟動子及表達載體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植物生理方面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綜合知識;動物生理方面主要側重動物激素調節內容;生態學方面,考查競爭抑制作用及生物種間的競爭關系;遺傳學方面,考查了設計雜交方案,書寫遺傳圖解及遺傳概率計算等內容。
2.重視多種能力考查
試卷中涉及的每道題均從多角度考查並體現了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如基礎知識遷移能力,獲取新信息能力,綜合分析運用能力等。比如第29、30題,需要從題乾所給出的復雜內容中獲取有效信息,對其進行遷移,轉化,分析,綜合,並運用生物學術語准確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3.考查基礎實驗及科學探究
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選取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結果等方面,旨在引導生物學教學回歸學科本質,加強實驗教學,從多角度評價學生的能力表現,促進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比如試卷中第2、5、29、37題,都涉及了實驗或探究內容,考查了生物材料染色,質壁分離及復原,肺炎雙球菌的轉化等教材中的基礎實驗,尤其第29題考查了實驗設計的思路和預期結果,對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要求較高,體現了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命題意圖。
4.密切聯系生活實際
生物學與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生物科學技術的應用價值以及生物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內在動力。比如試卷中第37題,以米曲霉發酵制作醬油的工藝技術為素材,圍繞發酵的生物學原理和過程,考查學生對微生物培養所需的營養物質類型,生長條件及代謝特征的理解和運用。
2021年高考生物試題在基礎題型中體現諸多創新點,鼓勵學生運用知識、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強調學以致用,也為今後的日常教學明確了方向。
教師簡介:

曹陽,哈師大附中高三生物教師,全國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