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5日訊 高考結束了,將高中這一頁翻過去,學子們迎來了一個相對輕松的假期。
面對這段『後高考生活』,學子們紛紛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為自己『充電』:有的到駕校報名想考取駕照,有的組團去健身、旅游,有的報名學習禮儀、口纔、舞蹈、音樂等興趣班。大慶學子的後高考生活,精彩開始了。

行動派開始規劃生活
人生不是只有一次高考,許多學子在高考結束後,並沒有過分『放縱』,而是積極規劃,讓這個假期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仲先生的兒子已經和同學一起做好了假期規劃。
仲先生說,高考結束後,他的兒子就約了幾位要好的同學到家裡來玩,幾個人一起商量著如何讓這個假期過得多姿多彩且有意義。最終,幾人決定,每天保持有規律的作息,一起去健身、游泳。
在他們的計劃中,還有一項重要內容,那就是一起去旅游,結伴去心儀的大學看一看。
近來,許多學子報名考駕照,我市許多駕校都迎來了准大學生報名潮。
記者注意到,高考剛剛結束,駕校便打起了『宣傳戰』,還有一些『私教』也在網絡上進行招生宣傳。
家長韓先生表示,孩子高考後的這段時間不能浪費,拿到了駕照在將來求學上也有優勢,所以,他就趕緊讓兒子報名,利用這個假期把駕照考下來。
采訪中,一位『私教』告訴記者,他的7名學員中,有5人是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肯定還會有許多學生來報名。同時,他還表示,這些孩子很能吃苦,學習起來很快,他很有把握,這幾個學生都能一次考過。

參加興趣班來『充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學車考駕照,准大學生們想要學的東西還真不少。同時,各類為他們而設的興趣班,也紛紛打出了『宣傳牌』。
連日來,記者發現,微信朋友圈中面向准大學生的招生信息多了起來,其中就有口纔班、吉他班、游泳和禮儀等各類興趣班。
從事多年傳媒口纔教育的姜老師告訴記者,讓孩子以一個全新面貌迎接大學生活,是極為重要的,每年高考結束後,都有許多家長找他,想要借助假期,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
家長劉先生表示,他的女兒剛參加完高考,整個人放松了,時間也充裕了,孩子的媽媽為女兒報了一個禮儀班,希望提昇女兒的形象和氣質。女兒自己還報了游泳班,同時還到駕校報名練車。
准大學生浩宇報了拳擊培訓班和口纔班。浩宇告訴記者,他很喜歡健身,高中時就每天堅持做力量練習。這個假期,他想通過學習拳擊來增強體質。
後高考情緒管理指南
高考結束了,如何管理好情緒、合理規劃假期、積極地面對生活,是所有高中畢業生都要重視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我市的心理專家譚老師。
譚老師告訴記者,家長要注意高考後孩子的情緒管理,要切記,放松不等於放縱。
考生在高考後可以采取適當的方式放松心情,但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飲食和作息規律,過度釋放壓力易導致身體不適等不良後果。
譚老師還給出了一份後高考情緒管理指南。
有的學生高考後會為考試成績焦慮,吃不好、睡不好,情緒低落,有的還可能出現強迫思維和行為,自怨自責,容易走入心理誤區,甚至突然變得暴躁,與家人發生爭執。
如果出現此類問題,家長應疏導好孩子的情緒,引導他們理性面對現實。要讓孩子認識到高考已經結束,成績是自己文化水平、心理素質、臨場發揮等因素的綜合結果,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都要接受這一現實。
同時,家長要和孩子多溝通,讓孩子把負面情緒發泄出來。
有的學生在高考後,感覺生活突然變得無所事事,心裡空落落的,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標,找不到方向。
譚老師告訴記者,這是『茫然型心理』。許多考生突然放松後,會出現一段『真空狀態』,尤其在等待分數或在填報完志願期間,可能會經歷這種感覺。
如果孩子有此類心理問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旅行、學外語、學做家務、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班,來轉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