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田管家』全鏈條式管『田』
綏化市全域試點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透視
黑龍江日報6月20日訊 『去年14個經營主體加入聯合社,今年新加入10個。』杜亞東任理事長的蘭西縣瑞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從2017年為農戶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2020年,他任理事長成立蘭西縣裕農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今年發展成員單位24個。
『成立聯合社是為了提高大家共同面對風險的能力,加入風險互助基金保障計劃。』1980年出生的杜亞東是最早試水農業生產托管的人。
從蘭西縣開始,綏化市10個縣(市、區)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由點及面,不斷延展。2020年12月,綏化市被確定為全省整市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市,全市已落實面積1124.5萬畝,其中全程托管面積526.1萬畝。落實整鄉(鎮)推進27個、整村推進145個、大型農業托管服務主體1948個,服務被托管農戶23.1萬戶。
從『蘭西模式』起步 超23萬戶農戶選擇『田管家』
『身體不好,家裡的地想種自己也種不了,托管出去省心,收成還比原來好。合作社還給墊付農資,等秋天糧食賣了再還賬。』蘭西縣蘭河鄉長紅村脫貧戶李景坤說,把地托管出去,省心還高產。
杜亞東試水農業生產托管是從蘭河鄉起步的。『其實是被逼出來的,面對土地流轉的資金壓力和種植風險壓力,還有整修機器等投入,托管是合作社迅速擴大經營規模的探索之舉。』杜亞東說,從2017年托管8000畝土地,今年已經發展到輻射6個鄉鎮近10萬畝托管面積,輻射農戶1250戶。『現在是供需平衡狀態,合作社現有經紀人108人,整合農機具223臺套,無人機5架。
把耕、種、防、收等主要生產環節的作業統一管理,達到服務主體和托管農戶利益雙贏,實現土地集中的規模經營與服務集中的規模經營共同發展。』而他帶頭成立聯合社建互助基金,是為解決大災險補貼不充分的問題,以應對農業生產可能遭遇的風險。
蘭西縣農村經濟服務站站長刑海民介紹,經過測算,以玉米為例,農民全程托管與自種相比畝均多收入180元。互助基金+政策性保險能更好為土地收益保駕護航。
蘭西縣遠大鎮雙太村黨總支書記歐陽雙鐵介紹,雙太村以股份經濟合作組織為依托,該村400多戶村民選擇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托管面積1.2萬畝,每畝地收取服務費20元,30臺機械、不到40人就能完成這400多戶的土地的全程托管服務。
為何出現『蘭西模式』?綏化市政協副主席、蘭西縣委書記李英男說,一次下鄉調研,碰到一對老兩口種地,老爺子75歲,老伴73歲。孩子外出打工,家裡沒人種地,這種情況在農村很常見。幫老百姓乾活、掙服務費,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是符合農民現實需要的,這種模式是構建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既能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又能讓農機具作用發揮好,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提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可以說是應運而生。
據悉,今年蘭西縣全縣規模經營3000畝以上的全程托管服務組織已經發展到42個,已完成全程托管簽約面積41.3萬畝。2018年,蘭西縣僅有2個服務組織,全程托管面積2.2萬畝。經過幾年的發展,蘭西縣實現了農業生產全程托管質的躍昇。同時,蘭西縣在實踐中探索建立了『生產托管+農村金融+農業保險+糧食銀行』的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模式。例如,蘭西縣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開發『土地托管貸』產品,月利率低,手機操作、隨借隨還,正在綏化市全市推廣。
四類服務主體帶動農業生產全程托管實現提質增效
這幾年,每年春節前後,向榮村分紅大會都是村裡最大的『盛事』。這是全省第一個由村集體領辦實現整村旱田農業生產托管的村,分紅來自托管帶來的規模經營。
綏化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洪祥介紹,綏化市在全面總結推廣蘭西托管模式的基礎上,總結出了適合綏化市全程托管的四類服務主體,即以蘭西縣遠大鎮雙太村、綏棱縣克音河鄉向榮村為代表的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服務主體,以青岡縣昌盛鄉沃土豐達、北林區紅旗鄉金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主體,以肇東市盛世禾苗玉米專業合作社、蘭西縣瑞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農業種植合作社服務主體,以慶安東禾米業、北林正大米業為代表的農業企業聯合體服務主體。
其實,向榮村是一個人多地少、旱田為主的薄弱村,單純依靠土地增收,很難突破發展瓶頸。向榮村探索出了一條集體領辦、帶地入社、機社融合、自負盈虧的現代農業托管經營模式,實現農業變產業、農民變股民、個體變集體的轉變。
向榮村黨總支書記劉峰說,從2018年開始,向榮村連續三年都以村領辦的農機合作社為主體,實行『村黨組+農機合作社+農戶』方式,為農戶開展全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2020年托管土地總收入1150萬元,村集體增收100萬元,農民戶均增收4100元。劉峰說,全村14495畝旱田全部入社經營,90%勞動力從土地轉移出來從事二三產業。
全產業服務鏈條為農業生產托管吃上『定心丸』
綏化市作為全省唯一整市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市,正穩步推進農業生產托管。郭洪祥介紹,實踐證明,農業生產托管有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土地產出、大農機作用發揮更加充分、科技支橕作用得到充分釋放、實現節本增效、糧食品質更加有保障、解放農村勞動力、增加有效耕種面積、增加村集體收入、有利於黑土地保護和農業綠色發展、有效實現和金融對接、有利於吸引人纔返鄉創業等好處。
郭洪祥介紹,綏化市拓展市企合作,為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提供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推動農事服務一體化運營。通過協調中糧貿易黑龍江公司帶領綏化糧庫、宋站糧庫、興隆糧庫、海倫糧庫、五常糧庫、蘭棱糧庫、康金糧庫等7家企業組成對接工作組,分別與蘭西縣、北林區、肇東市、海倫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慶安、望奎、綏棱、明水、青岡、安達政府進行合作洽談,重點在農事服務一體化運營、農資供應、農業金融保險、糧食銀行、訂單農業等服務方面開展合作。目前,中糧貿易黑龍江公司下屬糧庫已與綏化市740家種植合作社等生產主體進行對接,簽訂合作協議近200萬畝。
綏化市積極探索農村金融、農業保險、糧食銀行等農業生產托管全產業服務鏈,『田管家』不但解決誰來種,怎麼種好的問題。還為『管田』在收益上『保險』,吃『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