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乾貨"多!大慶推行38項重點任務力促非公經濟發展
2021-06-21 10:17:21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戴小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21日訊 環境似水,企業如魚。好的政策環境決定著非公經濟發展的層次和水平。6月17日,市發展非公經濟(中小企業)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全體會議》)召開,會議梳理了大慶市非公經濟發展歷程,總結了非公經濟發展成就,通過了《大慶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重點工作》。

  下一步,大慶市將在政策落實、培育市場主體、金融支持等11個方面,推行38項重點任務,強化涉企服務,減輕企業負擔,使大慶非公經濟成為轉型發展新動能。

  全市非公有制經濟佔據『半壁江山』

  非公經濟是市場經濟中最有活力、最具潛力、最富創造力的主體,對大慶市來說,是轉型發展的有力支橕和增長引擎,更是實現全面振興、保持城市長久繁榮的重要力量和堅實依托。

  大慶作為典型的石油資源型城市,始終堅持把發展民營經濟放在推動轉型發展、實現動能轉換的戰略位置來抓,持續發力,強化保障。疫情以來,大慶市圍繞『六穩六保』給政策、優服務、解難題,出臺了『惠企政策二十條』等16個政策文件、42項減補條款,積極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

  促進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為非公經濟注入了強大信心和發展動力,非公經濟得到蓬勃發展。記者從《全體會議》上獲悉,從發展規模看,2020年,全市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152.9億元,同比增長1.6%,佔全市GDP比重達到50.1%。這是建市以來首次超過50%,佔據了『半壁江山』。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到24.5萬戶,民營企業數量達到4.3萬戶。從創新能力看,現有民營高新技術企業319戶、佔總數的96.1%,其中還有18家民營企業創建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從投資拉動看,今年全市投資500萬以上的工業項目193個、總投資1148.6億元,其中民營企業投資項目達160個、佔比82.9%,總投資585.1億元、佔比50.9%,投資拉動能力不斷增強,非公經濟正在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38項重點任務促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營商環境只有昇級版,沒有終極版。

  記者從《全體會議》上獲悉,為有效落實各項惠企政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優良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會議通過了《大慶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重點工作》,大慶市將在11個方面推行38項重點任務,強化涉企服務,減輕企業負擔,使得大慶非公經濟成為轉型發展新動能。

  一是加強領導小組自身建設,進一步明確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和分工。

  二是完善政策制度體系,推行完善促進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等3項任務。

  三是開展明政策知政策用政策享政策服務行動,推行探索大數據應用,簡化兌現流程,提高政策惠企便利度等3項任務。

  四是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推行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投資建設『老字號』『原子號』『新字號』和『百千萬』工程項目,參與『百大項目』建設,延伸產業鏈條等5項任務。

  五是深入實施民營企業梯度成長培育計劃,推行支持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國企改制重組等4項任務。

  六是提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推行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創造等2項任務。

  七是幫助民營企業開拓市場,推行落實《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等2項任務。

  八是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推行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煤電氣運供應困難,做好煤炭保供、電力調度、運輸組織工作,打通堵點、補齊短板等6項任務。

  九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行對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整合用好現有省、市級基金,鼓勵四縣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5項任務。

  十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推行支持民營經濟黨建工作等3項任務。

  十一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等4項任務。

  大慶市非公經濟迎來又一個發展春天

  當前,非公經濟處於重要的發展機遇期。

  從國家層面,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對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強調『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從省級層面,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獨立成段專門部署民營經濟。

  從市級層面,市委九屆八次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慶的新征程,明確了建設百年油田、打造工業強市、實施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任務61項。在構建"1+2+3+N"的現代化工業體系中,無論是發展油氣采掘優勢產業,還是發展『油頭化尾』、汽車及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以及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成長型產業,方方面面都與民營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這些都為非公經濟拓展空間、優化結構、擴大規模提供了更多有利機會。

  毫不誇張地說,大慶市非公經濟正迎來又一個大發展的春天,民營企業應充分發揮機制靈活、適應市場能力強的優勢,主動融入大慶經濟發展中。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