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步』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
北緯53°27′00?至53°33′30?,坐落著中國最北村落——北極村,在這裡黑龍江勾勒出中國版圖最北邊的輪廓,在這裡北極之星點亮神州大地。讓我們一路北上,聆聽『抗日第一槍』的回響、重溫抗日志士的事跡、見證大國重器的崛起、回溯林區轉型的脈絡。一路向北,向著紅色光芒指引的方向,向著國旗高高飄揚的地方。
第九十五站王肅公園

王肅公園坐落在黑龍江畔,位於黑河市愛輝區東側,舊稱海蘭公園,黑河人稱之為『東花園』。1918年,王肅公園由當時鎮守黑河的陸軍混成第三旅旅長巴英額修建。後為紀念死難烈士,在園內修建了烈士塔,王肅烈士安葬於此,並改名為王肅公園。

王肅,原名王玉純,1914年4月出生,1937年9月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11月,王肅從晉察冀邊區到黑龍江省黑河地區工作。他是黑河第一任地委書記、黑河地區人民自治軍司令員兼政委。

1945年9月,根據黨中央關於『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的指示,中共晉察冀分局組織東北籍乾部回東北工作,王肅等一批東北籍乾部成為奔赴東北的先鋒隊。嫩江省工委領導陳大凡和王肅談話時,王肅表示,自己精通俄語,希望盡快到艱苦的地方工作。1945年11月初,中共黑龍江省臨時工作委員會決定:王肅任黑河地區中心縣工作委員會書記、黑河地區人民自治軍司令員兼政委,赴黑河地區開展工作。

1946年6月12日,王肅在北安參加完省委會議返回黑河,途經孫吳至二站間遇到襲擊。戰斗中,王肅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年僅32歲。
歲月悄然而過,戰爭的硝煙早已不復存在,但人民沒有忘記他,追憶王肅革命戰斗的一生,深切緬懷他嘔心瀝血為黑河建黨建政建軍做出的卓越貢獻和不朽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