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冰城警方提示:警惕這13種高考詐騙手段
2021-06-25 19:24: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一洋 包海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25日訊(王一洋 記者 包海多)每年高考成績發布後,總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迫心情設局詐騙,25日,哈爾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整理了13種常見的高考詐騙手段,請廣大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一、『高價志願填報』陷阱。目前沒有任何招生考試機構、高校與社會機構或個人開展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合作,切勿輕信所謂的『天價』志願填報指導服務。

  二、偽造虛假查分網站。詐騙分子通過短信發送虛假查分網址,讓考生輸入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銀行賬號等信息後,將這些信息記錄並販賣,或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精准電信詐騙。

  三、謊稱有『內部指標』或『特殊關系』。不法分子自稱是高校或招生辦某領導的熟人、親戚、朋友,有『內部指標』『機動指標』『高校自主招生指標』『點招』等名額,謊稱可通過交錢換取內部指標、點招指標及計劃外指標等,降分錄取未達線考生。

  四、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類型。不法分子把普通高等學校與現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勢混淆,聲稱只要肯花錢就可以上大學,考生入學後纔知道,花錢上的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學院。

  五、藝術生交錢包錄取。不法分子利用藝術類院校錄取持續時間長的特點,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從中運作『幫忙搞定』,或以『不交錢就不錄取』『不交錢就退檔』威脅考生和家長,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六、冒充高校招生人員。不法分子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諮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人員,以『內部指標』『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等,讓家長先付定金。

  七、提前獲知錄取結果。不法分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證錄取』,公開叫價。實際上,高校錄取工作不會私下給考生和家長打電話。

  八、偽造錄取通知書。不法分子通過郵局,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事先打入銀行賬戶內。

  九、謊稱提前發放助學金。不法分子自稱是教育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對困難考生或者成績優異考生提前發放助學金,再不領就要過期,指揮受害人去ATM機轉賬。

  十、低分能『跳檔』錄取。每年招生期間,都會有不法分子自稱有辦法,以能讓不夠一本線的考生錄取到一本院校為由來詐騙錢財。

  十一、謊稱有內部信息,誇大虛假宣傳。不法分子自稱掌握內部大數據,能夠『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費』等等。

  十二、謊稱有內部人士,假冒專家身份。不法機構稱『與C9、985、211院校成功牽手』『著名部屬高校權威志願填報專家組成團隊』等,欺騙家長購買該機構的服務。

  十三、謊稱能精准指導,實則實施詐騙。有的『志願填報輔導』APP和網站假借為考生『一對一』服務的名義,收取高額費用後,溜之大吉。

  警方提示:凡是涉及錢財,考生及家長一定要高度警惕。遇到招生疑難問題,要通過正規渠道諮詢核實,不要輕易將考生身份證號、准考證號等信息交予他人。如果遭遇招生詐騙,要及時向招生機構和公安機關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2021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