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5日訊(記者 楊帆)25日,2021年哈爾濱中考語文科目結束,記者采訪到哈爾濱市松雷中學初四語文組楊東寶、劉洋、范曉卉、熊立峰四位老師,針對中考語文試卷進行評析。『今年的語文試卷難度基本與2020年中考難易度持平,記敘文閱讀能力的考查略有提昇。試題特別重視體現語文學科的特性,凸顯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注重學生的審美體驗,發揮語文學科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楊東寶說。
受訪教師認為,中考語文試卷重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提高,需要的是多讀書,特別是讀名著。《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規定,初中三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語文課程標准》也在附錄中建議了課外閱讀的書目。試題對名著及文學常識的考查引導性很強,同時,試題重視聯系學生生活,對學生而言,可以讓他們認識到語文與社會的密切聯系,深刻感悟到『語文就在我身邊』。今年的語文試卷在考試形式上仍遵循由『積累運用、閱讀、作文』三大塊組成,試卷長度、試題密度是比較適宜的,可以讓考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
『今年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不喊冷的男孩》注重對考生情感的考察,對人性的呼喚,貼近生活,充分調動了考生的生活體驗及情感體驗,引導考生去關注生活,擁抱社會,體現了大語文的特點,包含了濃厚的親情,對孩子情感價值觀有正確的引領。』范曉卉老師認為。
題型的設置主要是歷年的中考題型,但靈活度更高,推測題調動了考生主動篩選文本的積極性,也給考生充分的發揮空間,還考查了考生篩選信息的准確性。理解句子含義題、探究人物心理題、感悟主旨題……這些題型的設計都體現了中考對考生的人文關懷。
今年命題作文的題目是《約定》,提示語中關鍵詞有『情感』、『故事』、『哲理』等詞語,重點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成長體驗,讓每一個學生有話想說。命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可敘事抒情,可因事明理,從中體會出情感的溫暖和心靈的成長。『寫作這樣的題目,考生不妨從身邊小事入手,也許存在於承諾後歷經周折後獲得成功的那一瞬間,也許是在於承諾後的脈脈真情,也許是在於承諾後的人生感悟……從學生的身心實際出發,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啟發學生善於在生活中選擇素材。只要是真實生活中發生事件,能真實地去體驗,表達出自己的情感、認識和見解即可。』楊東寶老師說。值得關注的是,無論是今年的《約定》,還是2020年《微笑面對生活》、2019年《彼岸並不遙遠》、2018年《不變的是那份癡迷》、2017年《終於邁出那一步》,每一年的中考作文題的選定,都是一種真實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上的高度引領。
今年材料作文的啟示是:要賞識別人;自己有纔華,也要靠他人賞識;人人都要努力發掘自己的潛能;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帶來意想不到效果。命題給考生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幾項立意,這樣選擇性與實踐性的結合,給考生提供了更加開闊的寫作空間,培養學生心靈,智慧成長。
材料作文是對學生思想成熟度的考查,寫作全面反映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而是一種較高難度的寫作。『賞識重要』『發覺潛能』『心理暗示』,無論是哪一個中心論點的選擇,對學生論據的積累、謀篇布局的安排、分析論述能力的呈現,都有一個全新的考量。從內容來看,這些論點的呈現都是在傳遞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正能量,是在啟迪學生如何將事情做到更好,向更高層面和境界不斷深化和邁進的思想引領。
教師簡介:
楊東寶:松雷中學初中部語文教研組組長,初四語文備課組組長。哈爾濱市優秀青年教師,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職業道德先進個人,區記大功。教育科研成果與論文獲省市一等獎。全國『新世紀』杯中學生作文大賽語文指導教師。
劉洋:松雷中學初中部語文教師、二級教師、班主任。從教十二年,多年如一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作為班主任,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擅長將管理經驗用於日常教學及班級管理之中。作為語文學科的任課教師,擅長深入淺出的進行知識講解,具有嚴謹、活潑的課堂風格。
范曉卉:中學一級教師,曾獲得『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語文學科骨乾教師』、『四有好老師』『職業道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有多篇論文在省市級論文年會上獲得一等獎,曾獲得『全國步步高作文大賽指導教師』獎。從教十多年來,始終堅信要用教師的智慧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熊立峰:松雷中學初中部初四語文教師,教齡十七年,多次畢業班經驗。曾獲哈爾濱市優秀教師,市優秀班主任標兵,多次在南崗區教學資源評選中獲五星獎。從教十幾載,致力於業務鑽研,教學中循循善誘,深入淺出,他的語文課堂短時高效,旁征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