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開發大興安嶺 他們是英勇無畏的鐵道兵
2021-06-28 09:32:53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步』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

  北緯53°27′00?至53°33′30?,坐落著中國最北村落——北極村,在這裡黑龍江勾勒出中國版圖最北邊的輪廓,在這裡北極之星點亮神州大地。讓我們一路北上,聆聽『抗日第一槍』的回響、重溫抗日志士的事跡、見證大國重器的崛起、回溯林區轉型的脈絡。一路向北,向著紅色光芒指引的方向,向著國旗高高飄揚的地方。

  第九十八站 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

  站在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中心仰望北山,會看到山頂上拔地而起的兩根『鋼軌』,直入雲端。這兩根高聳的鋼軌像兩名身姿挺拔的戰士莊嚴肅穆地站在大興安嶺的茫茫林海中,這就是凝結了大興安嶺精神的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

  紀念碑由三個部分組成,主碑是兩根放大的不鏽鋼鐵軌,寬1.3米,高20米。鋼軌的中部由鐵道兵兵徽連接,象征著大興安嶺開發建設20年。主碑的前邊是一只昂首挺立的馴鹿雕塑,象征著邊疆各族人民對鐵道兵部隊的援助。

  1964年,遵照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三、六、九師八萬多官兵進軍大興安嶺。廣大指戰員在高寒禁區爬冰臥雪,宿露餐風,英勇開拓,頑強拼搏,在林區各族人民支援下,到1983年底共修建鐵路792公裡、橋梁124座、隧道14座,為開發林區、建設邊疆,做出了重大貢獻。

  英雄的鐵道兵誕生在1948年,在解放戰爭中,為了搶修松花江大橋,支援大軍南下,指戰員們披著麻袋上現場,踩著冰塊架橋梁;在朝鮮戰場上,他們冒著敵機的轟炸,突擊搶修被炸壞的大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們仍然保持著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為祖國建設鋼鐵大道。

  鐵道兵三、六、九師,在大興安嶺這塊神奇的土地奮斗了20個春秋,在這條貫穿於大興安嶺森林腹地的鋼鐵大道上書寫了高寒地區建設史上的奇跡。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專題】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