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訊(記者 孫英鑫)29日,中共黑龍江省委舉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何衍春就我省在就業創業方面,如何幫助百姓解決『飯碗』問題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何衍春表示,開展『就業創業質量提昇專項行動』,牢牢穩住就業基本盤。一是統籌實施市場吸納、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招聘、創業引領、技能培訓、就業見習等措施,開展『就業有我·助你前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公益直播活動、2021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等活動,構建網絡招聘、現場招聘、跨區域招聘『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全方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二是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引進中智集團戰略合作、阿裡集團假發編織等項目,推進實施階段性失業保險擴圍政策,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多渠道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三是完善『服務、培訓、維權』一體推進的工作體系,夯實勞務協作機制,開展『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春風行動雲聘會』等專項服務行動,打造『龍江月嫂』等特色勞務品牌,提昇農民工就業穩定性。四是開展『一對一』就業援助,強化跟蹤服務,開發基層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今年以來,開發公益性崗位4674個,幫扶2.8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
在為退休人員提供便利化服務方面,為了讓達到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能夠及時辦理退休、盡早領取養老金,人社部門建立了退休審批預審制度,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企業參保人員提前一年、符合特殊工種標准的企業參保人員提前半年、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員提前一個季度完成退休預審,退休審核由原來的兩個月變為目前的『零等待』,實現養老金『即退即領』,年度內30萬名退休職工將全部受益。同時,為防止發生冒領養老金行為、方便退休人員領取待遇資格認證,推動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遠程認證服務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新體系,省市縣三級同步推廣『人臉識別、大數據比對、主動上門、使領館協助和傳統服務』五種認證方式,做到『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弱勢群體不跑腿』。通過建立全省統一的『人臉識別數據庫』,337.4萬人在『龍江人社』『掌上12333』等APP和省內建行網點實現人臉識別認證。通過比對民航、鐵路、出入境等大數據信息,6.3萬人實現免打擾認證。通過主動深入社會福利院、居民家中開展上門服務,2.6萬名高齡、重病、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實現足不出戶認證。通過我國駐外使領館協助開具生存證明,境外居住離退休人員實現跨國認證。同時,針對部分離退休人員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等問題,優化傳統認證服務模式,47.9萬人通過服務大廳完成指紋或當面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