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0日訊 夏至已過,萬物至繁。在農作物生長的關鍵節點,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充分運用大型植保機械,對區內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進行田間管理作業,以現代化手段促苗壯苗,以科技力量為豐產豐收奠定基礎。
臨近梅區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放眼遙望,5臺大型農機具伸展著『臂膀』,緩緩駛過蔥蔥綠地,這便是適用於馬鈴薯等低矮作物的自走式高架噴灑機。它們穿梭於馬鈴薯花海中,霧滴從噴管中均勻而出。
近年來,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立足全區『原字號』洋蔥全產業鏈建設的發展經驗,打造『新字號』農作物全產業鏈條,並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這片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便是其中的體現。
據介紹,在種植伊始,基地就與北大荒九三薯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先進的馬鈴薯覆膜滴灌技術,再配套科學的田間管理,預計成熟後每畝可收獲9000斤左右的高標准馬鈴薯。『滴灌覆膜技術的好處是能實現種植提前、上市提早和品質提昇,更加便於成熟後統一通過訂單銷售。』北大荒九三薯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蔣金龍說。
而種植基地負責人郝成財在談及科技含量時也很驕傲地表示,馬鈴薯種植基地全程實現了機械化作業,田間管理期間也使用了自動行走式管控設備,不僅減少了人力物力投入,也能真正實現節本增效。
據了解,目前梅區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內馬鈴薯長勢良好,預計今年純收入可超過600萬元。郝成財表示,高額的回報也為他們打了一針『強心劑』,更加堅定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未來基地將逐步向種、產、銷及馬鈴薯深加工全產業鏈過渡,讓黑土地的產出作物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