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黑龍江牢牢把握糧食生產主動權,圍繞夏季田間管理,推進智慧農業建設、保護性耕作等綜合措施應用,並通過全面推進墾地合作,不斷提昇現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在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勝利農場,工作人員正在利用多光譜無人機進行航拍作業。通過提前設定好作業程序,拍攝土壤成分、作物養分、病蟲害狀況、評估產量等圖像,一次飛行能完成1200畝耕地的信息采集。

北大荒集團勝利農場有限公司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工作人員 劉猛
我們會根據多光譜影像NVDI指數來區分作物長勢,當圖像色澤偏綠的區域,說明作物長勢較好,肥力充足;如圖像色澤偏紅,則說明作物需要補充養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處方圖』,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變量施肥、精准施藥。

根據多光譜信息數據,大馬力機車和高地隙自走式噴藥機正在執行智能雲平臺下發的作業指令。機車在無人駕駛狀態下自動作業、自動轉彎,不壓苗、不傷壟。

北大荒集團勝利農場有限公司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負責人 劉志強
這個無人化作業集成了網絡、傳感器及無線通訊等先進技術,通過農機的CAN總線獲取農機的發動機的各項數據,並通過5G網絡進行數據回傳。


北大荒集團勝利農場有限公司副場長 劉慶國
無人化作業,可以省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把節省下來的資源用在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智慧農業建設等多方面,讓農業在插上科技翅膀的同時,也能讓科技助力農業更好的發展。
農機和農藝結合,生產和生態協調,纔能打出農業發展組合拳,提昇糧食產能。北大荒集團紅興隆分公司二九一農場緊緊抓住農業『三減』的綜合技術措施應用,推進黑土地保護。


二九一農業分公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 李忠庫
7月3日開始航化作業,今年的作業機型是M18,我們爭取在20天內,利用晴好天氣,完成今年35萬畝的航化任務。

提昇產能,不但要有良技,還要有良機。一個多月前,嫩江縣多寶山鎮遇到低溫多雨天氣,恰巧又到了農田的第一遍中耕關鍵期,機械力量不足讓農民王連峰著急又上火。


嫩江縣多寶山鎮礦山村農民 王連峰
這片地一共是四十三戶,總面積是一千八百畝,之前都是各家各戶自己家的小農機耕種。

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建邊農場和多寶山鎮是田壟相連的『鄰居』。今年,北大荒集團開展的墾地共建合作項目,讓王連峰安了心。


嫩江縣多寶山鎮鎮長 劉岩松
多寶山現有土地80.2萬畝,通過跟墾區合作,現在是托管12.7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是2350畝。大體每畝按180公斤產量計算,到年末每畝地比常年多增收130多元。
眼下,王連峰種植的大豆株高挺拔,長勢喜人。今年,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深入推進集團『雙控一服務』戰略,通過集團二三產業的整體優勢,在產出品上形成市場強力牽引。九三分公司建邊農場有限公司在代管大豆耕種的同時,還與嫩江縣多寶山鎮簽訂了兩萬一千畝的小麥訂單,讓農民每畝增加120元收益的同時,企業效益也翻倍增長。


北大荒集團建邊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邵學傑
現在集團已經給我們的面粉產品進行了背書,實際上我們就是背靠北大荒集團這棵大樹,來做我們小麥的文章。通過二三產業的增值,收益大致要翻到2.5倍左右。


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總經理 張宏雷
進一步深化墾地合作的領域和內容,區域農服應該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各種形式的托管已經接近五十萬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