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我們只是外表不同
2021-07-20 14:1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從未想過會成為這個幸福的中國大家庭中的一員,一切都開始於四年前……

  我們的女兒尤利婭當時纔12歲,對漢語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滿足女兒的願望,我們開始在堪察加尋找能夠教授漢語的地方。作為父母,我們知道,學習語言有自己的規則、方法和模式。而且,一門語言的學習必須要打好基礎,並一定要系統化學習。

  堪察加沒有專門為青少年開設的語言學校或教育機構。所以,我們決定走出國門到中國去,尋找一個中國家庭,和他們交朋友,向他們學中文。尋找中國家庭的時間比我們預計的要長很多,要艱難很多。一年的時間都快過去了,還是沒有任何結果……

  或許是機緣巧合,或許是我們的堅持終於得到了回報。最終,我們在位於中俄邊境地區的黑龍江省結識了許多中國朋友,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我很清楚地知道,他們是真正的朋友,是能夠相互理解、進行心靈交流的朋友。盡管我們在語言和文化上千差萬別,但能分享彼此的觀點。

  我們結識的中國家庭在東寧市。在俄羅斯人看來,這是一個很大的邊境城市,僅僅比堪察加邊區的州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稍微小一點。此外,『東寧』這個名稱也充滿詩情畫意,別具一格,意味『東方的寧靜』。總之,中國、中國人民以這樣一種特殊而又普通的方式,向我們敞開了懷抱。

  我們的女兒尤利婭和中國姑娘秦琪(音)很快成為了朋友。秦琪是一位天生麗質、聰明善良、活潑開朗、學識淵博的姑娘,有著東方人獨有的含蓄。和她交往時間越長,對她的這種印象就越為深刻。金芬(音)是秦琪的媽媽,也是一位溫厚善良、樂於助人的女士,她衣著時尚、幽默風趣、開朗健談。

  當然,讓自己的女兒——一個未成年人(當時她纔13歲)自己一個人獨自遠行,我們非常擔心。

  事實證明,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除了熱情,我們的女兒感受到的還有親切。她被這個中國家庭當作自己的女兒來對待,包圍她的是滿滿的關懷和家的溫暖。她在中國家庭裡以最直接的方式學習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慢慢地,尤利婭陸續認識了很多中國朋友。以前,這樣的事情只能想象。現在,不僅是尤利婭,我們整個家庭都多了很多中國朋友,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停止交流。

  現在,中國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擁有古老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國,不僅僅是一個國際化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僅有氣勢宏偉的建築和色香味俱全的珍饈美饌,更有我們相識多年的中國朋友:金芬、張龍傑、秦琪、劉博、劉康、潘佳麗、李斌(注:上述人名均為音譯)……

  現在我們纔明白,要想通過短期旅行或是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去了解真正的中國,了解中國人的特質、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俄兩國百姓有哪些相似之處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與中國家庭共同生活,纔能收獲到較高水平的漢語讀寫能力,纔能從一些細微的點滴中獲得關於這個優秀民族及其文化、家庭、社會的客觀印象。

  在我看來,盡管在現代社會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但遺憾的是,一些俄羅斯人對中國的認識上仍存在一些誤區。

  誤區之一:中國家庭中,彼此間的交流克制而封閉。

  這其實是片面的。跨越語言障礙後,中國人十分健談、好奇、熱心。中國人對新鮮事物有著很高的接受程度,如果他們知道到你來自俄羅斯,那麼談話就會更加深入。

  誤區之二:中國人只重視商業,對其他行業都不感興趣。

  這也是不對的。實際上,和我們交往的中國人都有著各不相同的興趣愛好。很多人喜歡戲劇和文學,有些人喜歡旅行,願意探尋世界各地的不同風貌。中國人熱愛自己的文化和歷史,同樣也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歷史感興趣。我想說,現在的中國就像一個更完美的『蘇聯』,人與人之間相互友愛,大家都很有集體意識,共同追求未來的美好生活......我甚至感覺,現在的中國就是一個全新的『蘇聯』——一個沒有所謂的『改革』,沒有所謂的『重建』,不相信西方『美麗的』謊言,靠著自己的力量堅韌發展的『蘇聯』。

  誤區之三:中國人對俄羅斯和俄羅斯人不屑一顧。

  這也完全是錯誤的。中國人非常喜歡並且尊重俄羅斯,將中蘇、中俄共同的歷史銘記於心,非常珍視蘇聯幫助中國抗擊日本侵略、奪回屬於自己主權和領土的這段歷史;中國人十分珍惜中俄之間的友誼,完好地保存著所有相關的歷史遺跡;中國人也很尊重我們的總統和國家。他們認為,俄羅斯的很多做法,比如在維護國家主權方面的做法,都可以成為世界各國的典范。中國人認為,俄羅斯是一個堅強勇敢、意志堅定的民族,為世界貢獻了燦爛的文化和偉大的科學發明。

  誤區之四:中國人和俄羅斯人有著很大的不同。

  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從外貌上看,確實是這樣。文化方面,也是這樣。中國是另外一種文明,有著與俄羅斯完全不同的飲食、語言、文字和習俗。但是,中國和俄羅斯都是偉大、美麗、富饒的國家,都追求未來的美好生活。

  中國的普通民眾與俄羅斯人民的共同點很多——重視傳統文化、尊老愛幼、注重孩子的教育、互幫互助、開放熱情、助人為樂、喜歡慶祝節日和家庭聚會……兩個國家的人民對待『家庭』的方式很相近,和俄羅斯人一樣,家庭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三年的時間,我們和中國朋友們形成了親密無間的關系,幾乎成為了一個大家庭。為了方便交流,我們甚至在微信裡建了『家庭群』。在尤利婭旅居中國的這段時間裡,她成為了中國家庭中的一員,不只分享喜悅,也共擔痛苦。比如,這其間,中國家庭發生了不幸——爺爺不幸去世了。葬禮活動非常私密地舉行,只允許最親近的人參加,也包括尤利婭。

  三年裡,我們共同度過了艱難的疫情時期。當我們知道中國出現疫情的時候,做好准備把他們當成家人一樣,邀請他們來俄羅斯居住。但是,他們很堅定地拒絕了,他們堅信,中國政府知道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他們相信自己國家的領袖。我們為此深受感動。

  去年九月,我們全家人在堪察加都感染了新冠病毒。那段日子對我們來說太難熬了,所有的朋友都為我們擔心,其中也包括中國朋友,他們寄來了最好的中藥,讓我們感到很溫暖,也讓我明白,他們是我們的家人,是真正的朋友,可以在任何時刻提供必要的幫助。非常感謝他們給予我們的真摯友誼。

  在和中國朋友的交往中,唯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我不太懂漢語,雖然我們經常借助翻譯器進行交流。但也有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語言就能夠相互理解,因為我們心心相通。

  盡管遠隔千山萬水,我們仍在繼續保持交流,等待著我們下一次相見。

  作者:堪察加邊區科學圖書館公共關系和項目活動專家 塔佐娃·葉蓮娜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