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黑龍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昇行動,擦亮鄉村振興底色,讓美麗鄉村實現蝶變。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推出系列報道《希望的田野》,全方位展現黑龍江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走出一條具有龍江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

一大早,方正縣寶興鄉柞木村的保潔員就行動起來,收集農戶們家門口的垃圾,統一運送處理。
方正縣寶興鄉柞木村農民 李國祥:以前造得很埋汰,現在道路也乾淨,哪兒都乾淨,環境特別好。

過去,『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屋裡現代化,室外髒亂差』曾是不少農村的寫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要求。方正縣以農村積存垃圾、村內溝塘、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為主攻方向,清垃圾建林圃,推動村莊環境向乾淨整潔、美麗宜居轉變。在十幾公裡外的建國村,村落變小區、廁所接管網、換鞋上樓房,農民魏憲軍的生活發生了巨變。
方正縣方正鎮建國村農民 魏憲軍:現在住樓房跟住平房比有相當大的變化,雖然也在農村,也是農民,但是生活水平提高了。
方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高守星:持續加強管護、督查和管理,特別是對死角死面整治,讓村莊更加清潔,不斷提昇我們農民的幸福指數。

沿著美麗的哈羅公路走進湯原縣湯旺朝鮮族鄉金星村,民族風情的建築、形態各異的雕塑、水渠縱橫的村落,讓人仿佛置身畫中,這裡不僅是綠色有機大米的主產區,也是鄉村旅游的網紅打卡地。
佳木斯游客 張麗:我們慕名而來,來了兩三次了。
湯原縣湯旺朝鮮族鄉金星村農民 李貞淑:外面沒有衛生間了,屋裡都給安上了,下水道也方便,都有自來水,這條件不差於大城市。
湯原縣湯旺朝鮮族鄉副鄉長 畢全利:金星村從一個貧困村轉變成一個民俗旅游村,在各個方面都有改善。
為了打造更多的『金星村』,湯原縣今年計劃投資6700萬元,完成18個村的內路、邊溝、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預計9月底前全都完工。

湯原縣農業農村局新農村建設指導中心主任 張少龍:在2021年建設省級示范村17個、市級美麗示范村48個,通過3至5年的示范帶動作用,讓湯原縣農村人居環境達到徹底的改觀。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文德:農民也用上了水衝廁所、全省農村垃圾收儲運處置體系行政村基本達到了全覆蓋、一半以上的縣(市)實行了城鄉環衛一體化,這在前些年是想都不敢想的。尤其是一些美麗鄉村示范村,環境整潔、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一幅田園美景,成了城裡人向往的地方。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已圓滿收官,全省累計完成農村室內水衝廁所35.88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由2017年的18.7%,提高到現在的36.9%;全省農村新增垃圾轉運車2萬臺,新建垃圾中轉站140座、分揀中心7806個,新設垃圾箱680多萬個,實現了農村垃圾源頭減量40%的目標;1120個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累計建成省級菜園示范村507個,拉動農民戶均增收500多元。
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決策諮詢部農業經濟專業研究員 王炳春:進一步提昇黑龍江人居環境,農村廁所改造方面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垃圾處理要從源頭分類,減量化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