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和最有趣的語言之一。外國人經常認為漢語是不可理解的,是一個需要不斷去探索的奧秘。對學習漢語的學生來說,去中國留學就是我們的夢想。大家都知道,去所學語言的國家留學是提昇語言實踐最好的方法。尤其是當你身臨其境,沈浸在異域文化之中,就會不知不覺間耳濡目染,如同一場夢幻般的旅行一般,體驗到獨特的中國文化。

為了在俄羅斯能夠最大限度地體驗到中國文化,我們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說,上學期我們與中國大學生一起翻譯《大耳朵圖圖》系列動畫片,雖然只是翻譯了我們最感興趣的幾集,但我們從制定方案到後期合成,統統自己動手,這樣的體驗令我們十分興奮。來自中國的同學們也表現自己優秀的一面,他們不僅留心細節,而且謹慎行事,對我們和藹可親。除翻譯動畫片等小作品以外,我們還與中國學生積極建立通信往來。中國的同學們向我們介紹春節的傳統習俗,還向我們描繪如何烹飪家鄉的美味佳餚。至今,我們還一如既往保持定期聯系。

最近,我們這些學漢語的學生舉辦了『中國文化節』,邀請了很多其他專業的同學前來參加活動。『中國文化節』分為『中國紀實』『中國音樂』『中國民族服裝』『中國美食』『中式建築』『中國武術』等幾大板塊。同學們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到最接地氣的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蘆,婉轉動人的京腔京韻,夢寐以求的中國民族服裝,能使人平心靜氣強身健體的太極拳,這些切身體驗,讓同學們對中國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
今年4月,我們大學為三年級學生舉行了漢語語音比賽。我們向剛開始學習漢語,剛剛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一年級學生展示了我們的漢語發音技巧。比賽的主要內容是正確識別文章中詞匯的讀音和語調,講繞口令和俗語,以新聞、文藝或口語等色彩朗讀文本。最後一個環節是富有創造性的,需要現場朗誦電影對白、公開演講、詩歌童話等。最為重要的是,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進行了角色扮演,模仿了公眾人物的聲音、語速和語調。完成此類任務有助於提昇我們的發音技能,這是一次不僅對我們而言難能可貴的經歷,對一年級的新生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體驗。

目前,我們正在著手的一項任務是『漢語——書面翻譯』,需要將俄語版的聖彼得堡城市介紹視頻翻譯成中文,並用漢語做字幕。這是我面臨的第一項翻譯任務,這項作業不僅有助於我們對家鄉有更好的了解,而且有機會用漢語對家鄉進行廣泛推廣。這項作業也讓我們向中國朋友介紹了聖彼得堡最有趣的地方,讓對俄羅斯感興趣的同學體會到了聖彼得堡的氛圍。我們希望這也能給大家帶來很好的體驗。
這學期,我們把中國民間故事從中文翻譯成俄文。順便說一句,為了了解民族文化的語言,這個方法也不錯。如此一來,我們發現了中國民間故事與俄羅斯的大相徑庭,我們決定嘗試翻譯一個童話故事。有人添加科學色彩進行翻譯,有人在翻譯過程中融入了新聞元素,大家都進行了積極嘗試,現在收獲了若乾有趣的翻譯文本。
除了通過課堂和活動了解中國文化,我們還想在大學之外體驗一下。不久前,我們去了一家中餐館。雖然我們知道俄羅斯的食物和中國的有很大的不同,但我們還是對各種各樣的口味感到驚訝。當然,最好還是能在中國品嘗正宗的中餐,因為在中國可以用漢語點菜。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中文很難,要求很高,但值得學習。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去中國,與中國伙伴成為好朋友,在記憶中鐫刻難忘的印象。畢竟,每個人都聽說過中國的長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古跡之一。每一位外國人都想來中國參觀故宮,遠觀樂山大佛,徜徉於張家界大峽谷的玻璃棧道。美景對我們的確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但對於我們這些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人來講,的確還有比美景和美食更為重要的東西——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漫步,在書店與中國人聊天。能讓我們對中國文化產生深刻感受的,往往孕育於最簡單的生活之中。
作者:普希金列寧格勒國立大學三年級學生 費多托娃·薇拉,馬可尼茨阿斯·阿納斯塔西亞,德米特連科·達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