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魂 中國在心
自1991年起,俄羅斯聯邦榮譽藝術家、世界手風琴家聯合會名譽副主席、羅斯托夫國立室內樂團獨奏藝術家尤...
聖彼得堡來了女駙馬
到了『狀元府』一場再芬版馮素珍出場時,身著狀元紅袍的韓再芬一個轉身亮相,意氣洋洋,明艷照人,頓時掌聲...
真情無疆界
作為外國語學院的學生,我一直夢想著環游世界,看看其他國家,看看世界。但我從未想過我第一次出國會去中國...
友誼的『鋼鐵』見證
彈指間,六十多年過去了。我已經成為一個耄耋老翁。我始終懷念這段短暫的異國友誼。遺憾的是,那些信封都不...
中國之行
『中國的俄羅斯學家』們都是品德高尚、聰慧叡智、樂於助人、靈魂芬芳的人。他們不僅精通俄語,而且對俄羅斯...

遇見中國:那些值得銘記的人和事
命運往往給予我們奇妙的邂逅,當你一直夢想或期待一件事時,這件事就會突然在某一天與你不期而遇。
始終胸懷『國之大者』 傳承弘揚中俄友誼
近20年來,中俄關系披荊斬棘、一路高歌,從建立『面向21世紀的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到『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再到『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兩國關系始終保持高水平運行,已發展為當今世界上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平最高、戰略價值最高的一組大國關系。作為從事對俄工作22年的『俄語人』,見證了中俄兩國關系經歷的三個重要發展階段,回眸這段歷史巨變,與俄語的不解之緣到畢生事業追求,更多的是萬千感慨。
中國問答
問題一:是什麼促使你去中國學習? 從學生時代起,我就對漢語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我的老師曾告訴我,這是一門很難的語言。他們說,沒有多少人能掌握漢語。或許是由於我的一點天賦和相應的努力,我在學習語言方面從未遇到任何困難,所以我決定進入東方研究學院。大一學年結束時,我來到了中國,已經可以和中國人交談了。
感恩一路有你相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驀然回首,我和俄語的淵源已經幾十年了,這還要從我的家鄉說起。我的家鄉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這裡是《烏蘇裡船歌》的誕生地,有中俄界江——烏蘇裡江。中國饒河——俄羅斯波克羅夫卡口岸,與俄羅斯直線距離僅760米。童年生活在饒河的我們就會說『Здравствуйте(您好!)』,也常聽到俄羅斯人帶著外國腔調的『您好』!街道上常見金發碧眼的俄羅斯美女帥哥,這個美麗的小城也因俄羅斯朋友的加入更加充滿溫馨與活力。
偉大的中國耐心
中國佔據了我的大部分生活,我可以滔滔不絕地講述關於中國的話題。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它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裡,我的一生也注定要與漢語和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緊密相連。
追憶季塔連科院士
我在自己的學術和教學工作中,有不少機會到蘇聯和俄羅斯從事學術進修和交流,也與俄羅斯的一些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因此與不少俄羅斯漢學家有交往,有工作聯系。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他們高度的敬業精神,他們在各自研究領域的專研精進,令人動容。
我的俄羅斯記憶
我來自內蒙古滿洲裡,是一個在邊境小城長大的女孩,『俄羅斯』這三個字對於我來說從來都是鮮活的——大街上隨處可見俄羅斯人、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別具一格的俄式建築……也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讓我與『俄羅斯』結下了緣分。直至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上俄語課的場景、第一篇獨立翻譯的俄語稿件、第一張俄羅斯火車票、第一份俄語工作、第一個俄羅斯禮物,這點點滴滴匯成了我的俄羅斯記憶。
我的中國記憶
我對中國及其傳統文化的了解始於青少年時期。當時我就讀於彼爾姆芭蕾舞學院,我的同學們來自世界各地,有中國、日本、以色列等等。大家經常在一起相互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都學到了很多新奇有趣的知識,我們一起畫日本漫畫,學習阿拉伯語。那時,我學會了第一句漢語——『你好』。
俄語伴我行
2013年9月,我考入呼倫貝爾學院俄語系。自此,俄語走進我的生活,照亮了我的未來。這四年時間裡,我與越來越多學習俄語的同學相結識,頗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對我而言,不是自己選擇了俄語,而是俄語選擇了我。她包容了平凡普通的我,使我領略到不僅有普希金筆下對俄國苦難歷史的回顧與頌揚,還有俄羅斯熱情洋溢、永不認輸、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這一切好像等待開采的寶藏,吸引著我不斷渴望去了解學習更多。
我們如何學習中文?
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和最有趣的語言之一。外國人經常認為漢語是不可理解的,是一個需要不斷去探索的奧秘。對學習漢語的學生來說,去中國留學就是我們的夢想。大家都知道,去所學語言的國家留學是提昇語言實踐最好的方法。尤其是當你身臨其境,沈浸在異域文化之中,就會不知不覺間耳濡目染,如同一場夢幻般的旅行一般,體驗到獨特的中國文化。
俄羅斯學生步入中國 感悟泱泱中華的魅力
一提到中國,腦海裡會浮現什麼?是龐大的人口規模,還是筆墨酣暢的書法?是少林武僧,還是悠久的歷史?是神秘的西藏和『中國金字塔』的未解之謎,還是諸如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絲綢、瓷器等實用的發明?具有5000年文明的中國深深吸引了大學時代的我,由此,我便開始了中國之旅。
追憶恩師阿芙蘭姆科娃·伊麗娜
每一位曾經留學俄羅斯的中國學生,都會對俄羅斯優美的自然風景、璀璨的文化藝術等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並至今對我事業產生影響的是我的恩師—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音樂戲劇與舞蹈學院院長,著名鋼琴教育家阿芙蘭姆科娃·伊麗娜·謝苗諾夫娜(?врамкова Ирина ?еменовна)教授。
『人民友誼』見證人——王耀臣
與王耀臣相識,是在哈爾濱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酒店有好幾層樓和數不清的大廳,每一層都有衣著整齊、訓練有素的服務員,每個房間都裝潢精美。大廳的中央擺放著傳統的、帶有旋轉玻璃臺的圓桌和裝飾華麗的座椅。在角落裡、沿著牆壁的地方擺放著舒服的沙發,供客人們休息或是進行私人談話。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的熱情好客與餐飲文化密不可分。飯店,更像是一個進行對話的場合,而非僅僅的就餐場所。在飯桌上,往往能更迅速、更高效率地解決問題。中國美食非常獨特,且種類繁多。一道道菜擺放在可以旋轉的玻璃臺上,而桌子本身卻是不可旋...
我們只是外表不同
我從未想過會成為這個幸福的中國大家庭中的一員,一切都開始於四年前……我們的女兒尤利婭當時纔12歲,對漢語有著濃厚的興趣。為了滿足女兒的願望,我們開始在堪察加尋找能夠教授漢語的地方。作為父母,我們知道,學習語言有自己的規則、方法和模式。而且,一門語言的學習必須要打好基礎,並一定要系統化學習。
不一樣的青春旅程 ——從『東方莫斯科』到西西伯利亞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經濟發展的減速、衛生健康的預警、命運與共的牽絆都在這個蔚藍的星球上延展。作為歷史上兩國關系發展到歷史最好水平的中國和俄羅斯,自然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向全世界展現了大國合作的典范。
閨蜜
在青島度過的11年裡,還有很多與王麗欣相處的溫暖而幸福的時刻。2019年末,我和家人回到了俄羅斯,原本計劃2020年3月再來青島,但新冠肺炎疫情暫停了我們的行程。我和王麗欣已經一年半沒見面了,但我們從未忘記彼此,我們經常向對方談起身邊的新鮮事兒,分享茁壯成長的孩子的照片,時不時地進行視頻通話。不知道什麼時候纔能在青島相聚,但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我也定會再次和我的『閨蜜』相見。也許,兩個分別來自中國和俄羅斯普通女孩之間的友誼顯得有些單調乏味,但如果沒有普通民眾間這種溫暖、尋常的友誼故事,又怎麼又會有...
茉莉
茉莉是俄羅斯姑娘?алентина的中文名字。她本名叫瓦連金娜·阿列克謝耶夫娜·季寧娜,俄語意為『健康、強壯』。她不像大多數俄羅斯女性那麼高挑,倒像江南水鄉的女子那樣婉約小巧,安靜從容。我習慣以中國的傳統稱她為『茉莉姐』,一是年齡上她比我大一輪,二是她像姐姐一樣關心我的生活,引導我的人生。我與茉莉是通過網絡認識的,她學習漢語,我學習俄語,剛好互補。我們的相識還得從五年前我開始學習俄語說起。五年前,我考進牡丹江師范學院東方語言學院俄語系,開始正式學習俄語。與俄語更早的緣分要從高中說起,當時我的表...
俄羅斯在魂 中國在心
自1991年起,俄羅斯聯邦榮譽藝術家、世界手風琴家聯合會名譽副主席、羅斯托夫國立室內樂團獨奏藝術家尤裡·希什金開始了與中國的合作。尤裡·希什金表示,『我有幸來到中國,完全是受到我國著名手風琴家、音樂教育家姜傑先生的影響。姜傑先生是中國第一所手風琴學校的校長。他是校長,也是老師;他是藝術家,也是商界精英。上世紀90年代,他設立了中國第一屆國際手風琴藝術節,邀請了俄方演奏家——遺憾的是,有些人出遠門了,有的生病了。最終,我去了,成為了第一位訪問中國的蘇聯手風琴演奏家。令我十分不可思議的是,3000人的禮堂,...
聖彼得堡來了女駙馬
到了『狀元府』一場再芬版馮素珍出場時,身著狀元紅袍的韓再芬一個轉身亮相,意氣洋洋,明艷照人,頓時掌聲潮水般響起,劇場內興奮達到高潮,臺上臺下的節奏呼應得恰到好處,准確到令人難以置信。演出落幕後,突然跑上臺兩位列賓美術學院的員工,他們專為一份由該校師生為再芬黃梅准備的禮物而來,那是他們所做的一個中國武生打扮的雕塑照片,嵌在一個講究的相框裡贈送給再芬黃梅。這廂還在寒暄拍照,那廂又一位聯薩維德劇場的員工又遞上個精美的本子,原來這是一位酷愛寫詩的業餘詩人,他將一本自制的圖文並茂的詩集送『女駙馬』韓再...
真情無疆界
作為外國語學院的學生,我一直夢想著環游世界,看看其他國家,看看世界。但我從未想過我第一次出國會去中國。雖然在歷史課上,對中國有所了解;在一些資料中,對中國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但能像這樣,來到神秘的東方文明國,眼見為實,真是奇妙。我坐在飛機座椅上,想象著中國對我來說會是什麼樣子,我會在那裡看到什麼,他與我所知道的會有什麼不同。我滿腦子的想法,沒有注意到坐到我旁邊的乘客,准確地說,是一位女乘客。她是一個年輕漂亮,睜著一雙大眼睛的中國女人,好像喜多川歌磨版畫(18世紀末期日本浮世繪)中的人物,她禮貌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