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3日訊 立秋過後,記者在克山縣西建鄉同賀村走訪時看到,村裡規劃建設有序,入戶路平坦整潔,老人三五成群在廣場上聊天曬太陽,小孩嬉戲打鬧你追我趕……一幅和諧美好的新農村畫卷展現在眼前。
『你看,我們村的風景可好了。』『出門是水泥路,廣場裡有小花園。』『人居環境治理,讓大家的生活大變樣,家裡的旱廁都改成了水衝式廁所。』說起如今的幸福生活,同賀村村民滔滔不絕。
過去的同賀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貧窮落後,道路泥濘,隨處可見垃圾牛糞、塵土飛揚,很多本村的孩子想要娶媳婦都很難,原因就是路實在太難走,而且村裡實在太窮了。
路難走還好說,村委會門前的臭水溝更是讓百姓頭痛。由於歷史原因,村委會門前有一個半個籃球場大小的污水坑,長期以來由於缺乏管理,污水橫流、垃圾亂放、臭味難聞,周圍的百姓苦不堪言。
『每次來檢查,村裡都提前幾天給臭水坑消毒,但還是難以掩蓋臭味,周圍很多百姓紛紛搬到其它地方居住。』克山縣西建鄉黨委書記陳立軍說。
同賀村的現狀必須改善,只有這樣纔能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數和生活質量。2020年,西建鄉投資150多萬元,改善臭水溝的難題,並圍繞『一個廣場、十條道路、一道風景線』的目標,打響了同賀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攻堅戰。
『為了填平這個大坑,整整拉了2000多車的土,纔將這個大坑給填滿。』同賀村居民張景武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那段時間,大家聽說要治理臭水溝,家家戶戶都來幫忙,大家起早貪黑的乾,心氣都聚到了一起。
確實,為了能夠治理好同賀村的整體面貌,鄉裡派出了專班,天天盯著乾活,這樣的工程質量肯定沒得說。劉廣纔領著記者來到了原先臭水坑的位置,佔地4000多平方米的休閑廣場上,涼亭、健身器材、籃球廣場等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看到這樣的場景,記者簡直不敢相信這樣的地方,原來是一處臭水溝。陳立軍告訴記者,為了能夠推進同賀村的整體面貌,我們不僅設計了全村改造的整體布局,而且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對同賀村進行了全方位打造。
在村裡召開的座談會上,群眾擺開了龍門陣:『咱村雖然修了村村通公路,但是沒有修邊溝,以後排水還得遭罪』,『村裡養殖戶的牛羊必須要離村,要不然路面沒幾年肯定得損壞』『陳書記,廣場給修建了,但是文藝活動的設施還缺不少……』
面對著百姓們的訴求,陳立軍和班子成員不停地記錄著。當大家提問結束後,陳立軍告訴大家,排水溝的問題,在修路剛剛開始的時候,鄉黨委已經考慮到了,明後兩天協調涵洞,解決邊溝排水問題;由於廣場剛剛修建,配套設施還不完善,鄉裡將陸續為大家解決文藝器材的問題;對於大家提出的養殖離村的問題,鄉裡已經規劃出了方案,明年將在村子外建立養殖小區……看著陳書記將一個個問題給與了回答,屋裡群眾的眼睛裡閃爍出了期盼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