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2日訊 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窗明幾淨的房屋,優美宜居的庭院,平整開闊的廣場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牆……在寒冷的冬季,走進克山縣河南鄉二和村,卻有一幅清新美麗的新農村畫卷盡收眼底。
如今,像河南鄉二和村這樣面貌一新的美麗鄉村,在克山縣正不斷湧現。
近年來,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克山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農村生活垃圾、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昇等為主攻方向,整合資源、強化舉措、匯聚力量,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克山縣河南鄉二和村村民靳廣福家裡記者看到,室內廁所已經改造完成,看著眼前的一切,靳廣福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的旱廁,很不衛生,一到夏天蚊蟲又多又難聞,現在一改造,乾淨又方便。』
在二和村像靳廣福受益的村民還有104戶,除了昇級的8戶以外,97戶村民將通過『旱改廁』工作的深入推進,告別過去『夏天蟲蚊咬、冬天凍手腳』的時代。
雖然現在室外溫度已零度以下,但在克山縣向華鄉同聯村村民郭德玉的家裡卻格外暖和。郭德玉告訴記者,以前買一噸煤過冬需要800多元,現在這個一噸纔三百塊錢,比以前的省錢不說,而且還環保。
談起秸稈壓塊的事情,郭德玉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起了秸稈綜合利用的好處,『原先時候,秸稈讓人頭痛,扔了可惜,燒火還沒有煤抗燒。如今通過村裡的秸稈壓塊廠,廢棄的秸稈不僅變成了燃料,還能夠作為牲畜的飼料,好處簡直太多了。』
多年來,克山縣在抓好秸稈綜合利用的基礎上,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回頭看』工作,並對全縣鄉鎮廁所革命進行『回頭看』,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導,督促各鄉鎮對已改造農村戶廁存在問題逐村逐戶進行排查整改。同時,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積極開展『美麗家園』等工作,引導貧困戶做好房前屋後及庭院大掃除活動和日常保潔清運工作,讓貧困戶風風光光脫貧。
為了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向深入,克山縣在縣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連續三年給予每個鄉鎮一定的補助資金,同時通過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比看』等活動,使各鄉鎮和相關部門查找出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上的短板與不足,補齊短板,縮小差距,迎頭趕上。
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還以百姓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突出問題入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穩紮穩打,把握好整治力度、推進速度、財力承受度以及農民接受度,不搞大拆大建。同時,采取發放倡議書、明白紙、『大喇叭』等方式,組織開展農村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光榮榜等活動,全面發動村民參與,掀起愛國衛生運動新高潮,共計發動黨員乾部和群眾達2.3萬人次。
注重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實現村莊由一時清潔向保持長效清潔轉變,避免反復反彈。克山縣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與每家每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劃定各自保潔責任區,建立『每月集體掃,每周輪流掃』的機制,定期開展村莊日常清潔,確保村莊常年保潔不斷檔。
注重由表及裡,潛移默化轉變農民生活方式、摒棄陳規陋習,讓綠色健康衛生理念化風成俗。克山縣還通過完善村規民約制度,推行『民事民議、民事民籌、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民事民評』的『五民工作法』,讓原來有名的『賭博村』『垃圾村』『薄弱村』變成了經濟富美、環境優美、村莊亮美、民風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鄉村』,真正讓百姓走在了美麗的『康莊大道』之上。